2008江河十年行之五——米亚罗的秋天 / 汪永晨

标签:
杂谈 |
2008江河十年行之五——米亚罗的秋天
文图/汪永晨
因为地震的缘故,今年我们对江河十年行的路线做了一些改变。从映秀、汶川、理县,我们沿着杂古脑河谷进入了我国最大的红叶景观区米亚罗风景区,它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洲理县境内,背靠雪山,面对盆地,正好处在成都至九寨沟——黄龙旅游线的中间,距成都市263公里。
位于邛崃山脉北段、美丽的鹧鸪山南麓的米亚罗风景区东西长127公里,南北宽29公里,幅员3688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并开放的面积最大、景色最为壮观的一处红叶风景区。是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景区的180余倍。
“米亚罗”是藏语,意即“好耍的坝子”,地处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谷地带。“杂谷脑”是藏语“吉祥”的意思。风景区内群山连绵,江河纵横。因为正值秋季,我们的车沿着杂谷脑河谷行进时,两岸的景色正如网上有人所描绘的那样:密林中的枫树、槭树、桦树、鹅掌松、落叶松等渐次经霜,树叶被染成为绮丽的鲜红色和金黄色。
眼前所见,用层林尽染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难怪有人这样形容米亚罗:3000平方公里的红叶,红涛泛波,金黄流丹,三千里红叶装饰着三千里江山,三千三百道沟,三千三百道梁,沟沟有红叶,沟沟有融雪,沟沟有泉涌。山被红叶遮掩,水被红叶浸染,道被红叶铺成,一簇簇、一团团燃成米亚罗秋的火焰。加上路边那些藏羌小楼,构成了一个神奇的红色走廊。
风景区中红叶簇拥处居住着藏族和羌族人民,其淳朴的民族习俗及风情、古老雄伟的石寨古堡,还有羌族的羊皮褂、藏族的珊瑚腰带、藏羌极具特色的餐饮及民族建筑、华丽的服饰、浓烈欢快的“锅庄”舞蹈,构成一座巨大的藏羌民族文化的宝库。
1995年1月,米亚罗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9月被列为国家级人与自然保护圈,景区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75%,山、水、林生态环境保持优良。
非常遗憾,这么美的地方,也像我们其他很多很多的山川大河一样,没有逃掉我们人类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我们并不是反对经济发展,可这样的地方,一定也要像我们人类构建的城市一样发展吗?早就听说米亚罗因为修电站,干了河床,乱了山岗,伤及了红叶。今天,当我们在饱览那么让人心醉的大自然、那么鲜艳夺目的红叶时,我们在陡峭的峡谷中,在湍急的激流中,在燃烧般的树叶中,看到了一座我们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站在峡谷拔地而起。
今天,当地人介绍米亚罗的词汇和米亚罗的风景一样美:这里有三千里梦幻般的红叶让人陶醉,有四千年浓烈的藏羌风情使人神往,有六十度的神泉奇水叫你浴沫,有三万年的古冰川请你阅目,有三百里的杂谷脑河盼你漂渡,有三千条沟的野桃花任你采摘,有八万亩雪场任你翩跹;还有四千平方公里的秋风为你送爽……
还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炎热和烦脑……
今天的米亚罗还可以这样形容。但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电站的开发,不光是当地人,也包括去过那里的人、懂得那里的人,已经开始了忧虑,已经开始了呼吁。那明天呢?
这样的美景还能让我们的孩子们也能看到吗?江河十年行,不仅仅要见证,也不仅仅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