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河十年行(十七)

(2007-10-26 16:35:25)
标签:

人文/历史

环保/人文/历史

分类: 江河情结

“江河十年行”记录了2006年中国西部江河的景观、人家和水质。不知明年这些江河的景观会有什么变化,还有那些人家呢?当然,对于关注环境的媒体从业人员,期望的,绝不仅仅是记录。

江河十年行(十七)

 

为怒江小学捐电影课用的电视机

江河十年行(十七)

 

记者手记

结束“江河十年行”的整整一个月后,写完了这篇“日记”。非常不好意思的是,作为发起人,这次采访结束后,大家都被累倒了。咳嗽的咳嗽,发烧的发烧。就连我自己这个从来不生病的人也拉开了肚子。虽然我没听到,但我想,各位的心里不定怎么骂我呢。

十天的时间,跑了那么多的地方,采访了这么多的人和事,我知道,不是合理的安排。我们已决定明年两个省分着走。不然这样的走法,不光是把人都累扒下了,很多应该细细地问,仔细地看,琢磨着拍,认真地思索的,都没来得急。同行的云南日报的摄影记者任琴说,也就是你的运气太好了,才看到了那么多想看的,才没出事。可这种运气的偶然性太大了,像在神湖-木格措那样航天飞机发射窗口似的瞬间,哪儿能老有。

在此,除了想向各位同行的朋友们致歉以外,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感动。对江边百姓的同情、对不法商人的愤怒、对官员腐败的揭露,记者们的正义随时可见;为了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晚上的直播节目,大家一起为路边的灯光可能让我们找到电话而欢呼;为了发稿,在车上戴着头灯写稿;每天上路前迟到者,请大家吃饭;开车的司机说,没见过你们这么认真的人,下次再走我也要当志愿者;在车上一起分享初恋故事的情节和采访过程的刺激;连走夜路打歇儿时也没落空地补上了“集体日记”;回到各自的家中后,邮件组的建立,更是让这段经历不仅仅是回忆,也是今后将共同关注江河的根基。

同行的人都说,明年原班人马继续第二年的“江河十年行”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从此惦念江河的自然及江河两岸人的心,定会一直伴着“江河十年行”。

第一年的“江河十年行”结束后,北京电视台采访的节目没有通过播出,应该说也在意料之中,其他记者们写的文章除了在自己媒体上刊登以外,都放在了“情系怒江”的网上www.nujiang.ngo.cn。引起了更多人对江河的关注。这应说也是我们的初中。

中国江河正面临着严峻地挑战,住在江边的民众更要直面众多的选择。当然,也正是有了这些挑战与选择,才有了“江河十年行”的意义。我们期待着明年的江河行,去感受那里的自然,去发现那里问题,去记录那里变化……

 

?/P>

              江河十年行(十七)

 

江河十年行(十七)

 

江河十年行(十七) 

江河十年行(十七)

做完北京台广播节目后,大家一起高唱《长江之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