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2007-10-23 16:30:38)
标签:

人文/历史

环保/人文/历史

分类: 江河情结

我与江河的故事

文/汪永晨

 


    早就听说在川西高原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贡嘎山深处有一名为野人海的地方。2003年6月我走近它,却是因为当地藏族兄弟们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每当我们走进野人海,心中的敬畏之情是油然而生的。可是,那里快要保不住了”。

 

永远的木格错

 

野人海,是当地人对那里“原汁原味”的形容。湖的名字是木格错,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那里汇聚了雪山、冰湖、温泉、草甸、沙滩以及冷杉、云杉及36种高原杜鹃(植物)和各种珍禽异兽。中国的冰湖很少,木格错在海拔近4000米的贡嘎山里,接近原始森林的尽头,再高就是常年积雪的冰川、雪峰了。当地和周围各县的藏族民众、寺庙僧人常常到他人心中的神湖木格错和七色海参加宗教(放生、祈祷)活动。每年四月初八、十月初八是藏族同胞都要参加的传统的“放生节”。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当我站在蓝天白云之下,迷人的木格错湖边时,听到的是:海拔3850米到4000米的高原冰湖木格错将要修建一座60米高的大坝。水坝建成后水位将提升45米。扩大水面后,春天不再有那么多盛开的五颜六色杜鹃花,冬季不再有3个月的冰冻期。木格错将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天然湖泊。在由人调控的湖水中,冰湖中本特有的冷水鱼类的生存,会大受影响,也可能灭绝。靠从木格错流下来的湖水维系的另一重要景点七色海,枯水期要变成荒滩。下游的山溪、小河也会一个个干涸。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阳光下的木格错七色海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七色海和贡嘎雪山交相辉映

木格错建修大坝后还会危及到周边的环境,包括七色海、杜鹃峡、红海、无名峰、药池、方草坪、金沙滩等景点。危及到的建群树种,如云杉、落叶松和大量的高山植被。在木格错,以湖水为生的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斑尾榛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岩羊、斑羚、马麝、鬣羚、黑熊、白臀鹿、血雉、藏马鸡等,以及名目繁多的两栖类和昆虫。亿万年来自然生态演替缓慢形成的风光、资源都将受到严重影响。而到目前为止,木格错这一冷水湖里到底都有些什么物种,有哪些鱼类,科学家们还没有做过全面考察。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木格措花海将被淹

其实,早在我们在走进木格错之前,一路上就看到了近10年来在瓦斯河、雅拉河、大渡河上修建的成串的小水电站及受它们的影响,一些天然热泉、温泉变冷,或正在萎缩和已经消失。

在木格错,我深深地被那里的野趣所打动的同时,听到的还有靠在木格错景区为游客牵马、提供便饭和提供帐篷住宿的雅拉乡三道桥村的藏族村民的担忧。藏民依玛拉姆担心建坝后,独特的景观消失了,中外游客就不来了,采药的地方也少了。另一位满脸憨厚藏民说,他也不知该不该相信“靠大坝旅游、水库旅游真能发展经济”?也许当地政府每年能有上亿元的财政收入,可能体现到他们牧民的身上吗?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村民的担忧

三道桥村的村支书尽管也不太知道水坝是怎么回事,但他确信:“政府不会做对我们的发展不好的事。要建大坝一定是有道理的。有了工程,村里人还有了做工的机会呢。总之这种事不用我们来考虑。”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在2005年12月31日召开的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演讲中说过:国家风景区是祖国壮丽河山的象征,国家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和人类最珍贵的自然和自然文化遗产,是具有保护性、公益性、展示性和传世性的人类瑰宝。当前,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一般都具有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和历史文化三重价值。自然科学价值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生态等科学价值。根据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通过区域乃至全球对比研究,可以得出某风景区地质地貌学价值属世界级、国家级或地区级的结论。 生物生态学价值主要是指生物多样性及具有科学保存价值的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形象美是风景美的主体和基础,可概括为雄、奇、秀、幽、奥、旷等。以宏观的形象美为基础,相应地展现出中观、微观及各种美学元素,如色彩、线条、动静、音响等有机结合,构成各有特色的自然美学价值。根据中华民族悠久而传统的审美观,对山水自然美的评价,一般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静态美等要素。探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要先从其具有的价值谈起。

木格错,是国家级的风景区,也是世界地震多发区。1955年曾发生强烈地震。当时所有的房屋都塌了。多年来,当地有震感的小地震不断,木格错将要建坝的坝址距离康定城只有21公里,一旦发生(或诱发)地震,贡嘎山上那一湖,一湖的水翻泻下来,给康定城带来的是灭顶之灾。而康定城,不仅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更是那首脍之人口的歌中所唱的“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云哟……的所在地。
2003年6月25日,四川康定城内的金刚寺举办了有周围18个寺庙的活佛参加的大法会。金刚寺的布楚大活佛本在成都参与主持修订大藏经的工作,也特意赶回康定参加大法会。佛事完毕后,他听说我们是为有人因木格错建水坝而给上面写信的事而来的,颇为感慨地对我们说:庙子毁了能建,湖毁了就太可惜了。这个湖是神湖,保佑平安的。如果木格错上可以修水坝,其它的神湖上就都可以修水坝了。不吉利。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上香后的康定人

那天,在康定跑马溜溜的山边,几位头带着藏式头饰的老妈妈告诉我:几年前州政府为了扩大城市用地,曾要把穿城而过的雅拉河和康定河用水泥板盖住。工程才开始,咆哮的山水就把整个康定城都淹了,街上的水都有一米多深。那个“人定胜天”的疯狂设想,是被大水冲毁的。老妈妈们用她们的语言说:康定城处于高山之间,高原之上,四周有着成百上千的高原湖泊,每一条流下山来的河也都水流湍急而澎湃。当地人形容我们是顶着水坛子生活噻!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僧人的忠告

2003年6月和2004年7月,我两次到康定走近木格错。两次不同的是,2003年我采访康定县政协委员、南无寺法师多柱时,老人非常无奈地对我们说,他们已经被县州政府打过招呼“不能议论这件事了,政府有政府的安排”。而2004年,无论是县林局,旅游局的干部,还是当地群众看我拿着录音机的话筒就会马上围过来说:木格错要是修水坝,树、花都要被淹了,就没有旅游的人来了,最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旅游要是没有了,我们孩子上学的钱都没地方去挣了,怎么办?

 

我与江河的故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