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看了五遍《封神》

标签:
封神 |
分类: 戏梦人生 |
某女士姓王,外号院长,年龄不详,热情爽朗,能说会道,任职于南粤某知名电台。
在一个平常的夜晚,王院长带着读五年级的女儿水晶进了影院,看了场《封神》。
结果大受震憾,坐在椅子上不愿起身,后劲如波涛一样此起彼伏。
从此心儿不平静。
好东西当然要与人分享,王院长随即在群里向我们安利这部电影。那股子情真意切,隔着手机扑面而来。

为了动员大家去看电影,她在群里发了三轮红包。
两百元的红包,体现的是王院长对扶持民族优秀电影的心意。
看一遍当然是不够的。王院长第三刷是杜比厅,当天下午看了一场居然晚上还要再看第四次,兴致一来,“谁要看啊我请客!”
她在微博上看到有网友贬损《封神》,就反驳了几句,结果被人删除拉H导致被J言,可把王院长气坏了。
王院长遂重新启用了小红书,在那个平台上没少和黑子们舌战。 每日为票房而忧,精神股东不容易。
有朋友说王院长都魔怔了,而我其实还挺羡慕她和替她高兴的。
毕竟,在我们这个年纪,已很难再为一样事物兴奋了。大家都是庸俗的中年人。
在大多数人看来,看电影只是个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看完就看完了,拍拍屁股起身,爆米花不沾身。
而在热爱电影的人看来,人生太短了,体验太有限了,没有比电影更能有效延展生命的活动,看一部电影也是在经历另一场人生。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为了延命的)王院长刷了五周目其实不算什么,网上还有七周目的,还有自费包场700张票请人看的。
大家眼巴巴的期待这电影能票房冲到30亿,因为那样才能回本。
有人嘲讽说,人家票房高不高你操心个啥能分你一分钱?
然后有人回怼:尼玛我个消费者买的是服务,还需要人家贴钱吗?我花同样的钱,买个优质服务不比买个糊弄服务强?优质服务的得不到鼓励赚不到钱,那都去糊弄了,受损的是谁?
为什么有那么多如王院长般的“自来水”,不遗余力地为该片宣传呢?
因为大家对封神宇宙还是有期待吧,封神的故事一直被需要着。
美国漫威DC的超级英雄大片席卷全球,我们爱看,可我们明明也拥有自已的神话英雄体系。哪吒,杨戬,姜子牙,申公豹,妲己,雷震子,邓婵玉……大家都是从小就听着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长大,也希望他们能够在银幕上散发魅力,让世人都能领略到那个宏大瑰丽的世界观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所带来的震撼。
没抱期望进入影院,结果意外的观感还不错,看着很顺畅。
剧情改动很大而不魔改,编了个更合情合理也更好看的故事。
它当然确实有不足,但也确实瑕不掩瑜,于是更让人期待后面两部越来越精彩。
没有一部电影能获得所有人的欣赏,但你有没有用心,下没下功夫,这是观众看得出来的。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看完彩蛋的观众,会被那壮观的木工名单所震撼。那一个个名字,是对每个工作人员心血的尊重。
整个团队从台前到幕后都满满的认真和诚意,单拎出演员的表现,就打脸了多少一点P事也要替身代劳的流量明星。
剧组搞了个为期半年的新人训练营,先上课再上岗,定期小考,看表现决定去留和所演角色。演员们蓄发,学习表演,礼仪,武术,马术,形体,影片赏析,有专门的菜谱,严格控制饮食。
它的早操和塑身训练,包含了变速跑(懂的都懂),拉轮胎,卷腹,爬绳,拳击......这分明是肌肉营变形记!
努力是有回报的。电影中一场质子团战舞,那雕塑般的肌肉线条,尽显年轻演员们苦练身体后的成果。
这帮小年轻是真的能骑马射箭。于适更是练到做为骑射选手去打比赛,能射中半空中的打火机,怎不强的令人发指。
本来只要求年轻演员增肌塑形,费翔看到后也主动加大训练强度。为了身形符合史书记载的“长巨姣美,筋力超劲”的描述,他每天六个鸡蛋,凌晨三点还去健身房。 男神就是男神,费翔塑造的纣王堪称最有魅力的反派。
殷寿击鼓妲己跳舞的戏仅一分钟,娜然在舞蹈老师指导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练了一年多。影片中需要弹琴,她把古琴学到了四级……
当初放出剧照时觉得这演员太清冷了吧,不够妖娆,看到成片后,还真演的象个妖,很有种动物般的灵动,然后妩媚而不低俗。
演员敬业当然是份内事,但在当下这么浮躁的时代,还有一群人能如此尊重自己的行业,能沉得下心做到这种程度,怎不令人心生敬佩。
就凭全组上下都这么努力,这就不可能出个大烂片。
大家希望用心的作品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且看《封神》能否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