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释《红楼梦》第三回(1)

(2009-08-04 12:37:53)
标签:

红楼梦

注释

文化

分类: 红楼梦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夤(yín)缘:攀附权要以求升进】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1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本回目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收养”二字令人看到林黛玉的极度凄凉!)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革:革职】的号张如圭【谐音“如鬼”】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起复:因父母之丧离职,守孝期满而复用】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邸报: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贱荆:谦称自己的妻子】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即贾政】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旧时文人在前辈面前的谦称】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干渎:冒犯】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膏粱:富贵人家子弟】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出月:下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唯唯:恭敬的应答声】听命,心中十分得意。

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一句一滴血,可怜天下父母心!】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顾盼:眷顾,即垂爱、关注】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表现黛玉不肯离开父亲远游他乡】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依附”具有讽刺意味】

有日到了都中【京城周围地区】,进入神京【京城,因皇帝所居,故称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妹丈:妹夫】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旧指官吏等候某官位空缺时顶替或上任,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先交代雨村,以便后来好细细描写黛玉】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小说至此进入正文】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阜(fù)盛:兴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敕(chì)造:奉皇帝之命建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先写宁府,由东向西】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小厮:未成年的男性仆人】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雕刻有垂花的内院院门】,两边是抄手游廊【院门内两侧环抱的走廊】,当中是穿堂【前后院落之间可以穿行的厅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即屏风,除了作装饰,还可以遮蔽视线,以免进入穿堂,直见正房】。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从山墙开门接起的游廊。山:山墙,房子两侧的墙,形状如同山】厢房【正房两旁的房屋】,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矶(jī):石头】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帘笼:一般写作“帘栊”,窗和门的帘子】,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侧写一笔,更妙!】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遵循礼数】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邢夫人】这是你二舅母,【王夫人】这是你先珠【去世的贾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李纨】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