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的下水道——巴黎地下系列之二

(2008-02-05 07:19:45)
标签:

巴黎

地下

下水道

市政建设

文化

奥斯曼男爵

贝尔格朗

&eacute

gouts

分类: 我的文章

    题按:雨果曾写道: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一阵暴雨袭过北京之后,缺少好“良心”的北京市显现出了它的另一面,大马路底下没有真正的下水道体系,立交桥底下则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积水潭”。而巴黎,还是有“良心”的。

巴黎的下水道——巴黎地下系列之二

巴黎的下水道——巴黎地下系列之二

               

    从横跨塞纳河的阿尔玛桥往左岸走,来到桥南端左侧的抵抗广场,由靠近河岸的一个角落拾阶而下,就来到了巴黎下水道对公众开放的参观处。

    凡是看过大文豪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人,一定都还记得这样的情节:年岁不轻的冉阿让背着起义巷战中负伤的青年马里尤斯,在巴黎的下水道中踉踉跄跄地行走,躲避着警官沙威的追捕……自从读了《悲惨世界》,多年来,我就一直想到巴黎地下水道看一看,看一看这神秘的地下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看一看在小说中被描绘得无比神奇的地下迷宫除了给人艺术美的感受之外,还具有什么样的使用价值和现实功能。

    花二十四法郎(1997年价)买了门票,你就可以进入到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尽管这个地下迷宫里时时弥散着一股实在不太好闻的臭味,但那蜘蛛网一样的纵横水道、粗细不一的铁管子,还有各种各样让人一下子叫不出名字来的机械,却会一下子吸引住你,引导你慢慢地去认识巴黎这一部分世界的秘密。

巴黎的下水道——巴黎地下系列之二

    在这里,在这个所谓“城下之城”的巴黎“腑脏”中,我见识了仰慕已久的地下排水系统的基本面貌。

    在《悲惨世界》里,当雨果描绘巴黎下水道时,他这样写道:“污水道在今天获得了某种正式的面貌,警察局的报告还时常提到它,再也不敢不给予重视。在行政语言中,用于特定污水道的词重新获得了确切的定位,过去叫做‘水巷’的,现在叫‘水廊’了;过去叫‘洞眼’的,现在叫‘视孔’,维庸恐怕再也认不出他古老的‘地下掩体’了……”

    雨果写这些文字时,正值巴黎城在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的鼓动下,进行着地下水道的彻底修建,领导这项浩大的修建工程的,正是负责其总体设计的贝尔格朗工程师。

    据史书记载,此前,直到中世纪时,巴黎城的生活用水取自塞纳河,废水污水则直接由泥土铺成的小街巷的街面,排到附近的田野或荒地。公元1200年左右,国王腓力二世下令在巴黎铺设石块路面,并在路中央安置排水用的阴沟。第一段地下水管是1370年时安放在蒙马尔特街底下的水道中的,工程由国王查理五世的重臣于格·奥布利奥负责。但大部分的沟道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17世纪的路易十四时代,塞纳河右岸兴建了一条环形下水道,但左岸仍利用小小的布利耶弗尔河作污水道。到了拿破仑一世时代,巴黎已经形成了三十公里长的第一个下水道系统。说到街面上的水沟,则还是几百年来的老样子,即街面两边高,中间低,污水在街中心如车马一样流动,流淌相当一段距离后进入阴沟。地下水道则频频堵塞,害得巴黎市民时常为污水满街横溢而叫苦不迭。据考,1830年流行的霍乱很可能与污水不通、病菌肆虐有关。正是在那次瘟疫大流行之后,市政当局才痛下决心,兴建巨大的污水排放系统。

巴黎的下水道——巴黎地下系列之二

    贝尔格朗设计的下水道,基本上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样子。工程可以说相当科学,相当现代化,许多虹吸管道还需经过塞纳河底下。当然,除了下水道,他的水道工程还包括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套自来水系统。不过,工程进行得很慢,到贝尔格朗去世时(1878年),下水道才修了六百公里长。

    一百多年来,巴黎人一直没有停止过贝尔格朗描绘的工程,只是加了许多的修改、补充。到20世纪末的今天,它的总长已经达到了两千一百公里。最终,巴黎所有的污水都排到欧洲最大的、日处理量为二百万立方米的阿歇尔污水净化站。

    1867年万国博览会之后,地下污水道系统就对公众开放,以供参观。一开始那个阶段,参观者是坐在轨道车里直来直去地观看,后来改为坐船在污水上游游荡荡地张望,并一直延续到1972年,现在则是步行,自由自在地参观。

    进入下水道,就仿佛来到了人防工事区。在参观区,宽度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的下水道的上面都架设了金属丝架,游人不用担心会跌落于污水之中,行走在几乎与地面街道同样干净的小道上,同时又可看到污水的流淌,听到淙淙的水声,只不过仍然免不了闻到不时传来的热烘烘的臭气。

    巴黎人是伟大的,除了给世人一个美丽、壮观、千奇百怪的地上城之外,还在这里隐藏着一个虽不美丽,但却同样壮观、同样千奇百怪的地下城,而且这地下城还设计得如此科学,如此实用,简直令当代的人们拍案叫绝。

    我们的眼前是一百年前就设计好的下水道系统。由于贝尔格朗总的设计思想是把污水引到很远的郊外,所以他按“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在不同高度的街道下,设计了水道、水泵站、用于检修的行走道等,还有许多用于清污排污的附属设备,如清污闸门、闸门车、闸门船、泥沙沉淀塘、捞斗、溢洪道等等。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后人又在下水道中增添了气压文件传递管道,电话缆线、压缩空气管道……当这一切都展现在游人面前时,简直使人眼花缭乱。大小不一、粗细有致的管道,各种金属的、塑料的、石头的、木头的器械,如果不看文字说明或听讲解,你根本就不直知道它们是作什么用的。

    我在下水道里发现许多大圆球,大都是木制的,直径小的有几十厘米,大的超过两米,一般在一米左右。乍一看,根本就猜不透它的用途,经过看闭路电视的录象节目,才知道,在牵引装置的拖拉下,大质量的圆球沿着水道滚动,不仅清了淤,而且还把泥沙带到了沉积塘,由那里的捞斗捞走。全靠这些大圆球,巴黎的下水道除了每天要排泄一百二十万立方米的污水之外,没年还要捞起一万五千立方米的固体垃圾。那么简单的机械,然却是那么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拥有那么美的造型!

    在下水道中为参观者作讲解的,并非专业的导游,而是巴黎清洁公司的水道工,他们身穿公司的绿色工作服,挥舞着有力的双手,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下水道。这里的岔岔道道都各自有名称,实际上就是所在路面上相应街道的街名,熟悉巴黎街道的工人在地下工作时绝对不会迷路。地上地下名称统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工作上的方便。如果大街上某地发生阴沟堵塞,则工人们可以在地下相应的管道中及时处理。这里,还发生过一个个十分动人的故事:有人不慎把戒指、车钥匙掉入了阴沟,只要打一个电话,水道工就会赶来,在发臭的沟沟道道中有的放矢地打捞,使失主那些珍贵、重要的小玩意重见天日。每当身上还淌着泥水的工人把戒指、钥匙还给失主时,那些女性失主往往会给五大三粗的工人一个热烈的吻……

巴黎的下水道——巴黎地下系列之二

    可能很少有人记得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这段话:“冉阿让,还有始终昏迷不醒的马里尤斯,处在某一种漫长的地下通道中。那里,是深深的静谧,是绝对的静谧,是黑夜。”确实,下水道与地面上的巴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但两者又是同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可分割部分,地下的静反衬着地上的热闹,地下的黑暗反衬着地上的明亮,地下的污水来自于地上的消耗,同时又反衬着地上的净水:大小广场上的喷泉、马路边上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饮水装置、不时在街沿淌过的作冲刷之用的清水……

    从下水道中出来,回到车水马龙的阿尔玛桥时,只觉得汽车的马达声是那么的闹猛,天上的太阳是那么的耀眼,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塞纳河流得那么欢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