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一个北中的人喷了,我还是不会喷人,我骂完那个文章,就给子凡打电话,我说我心虚了。后来想起来觉得自己怎么突然傻了。楠姐和子凡后来去帮忙了,还是那句话:天中喷喷小分队专治各种不服。
一个学中医的人竟然转发什么《中医美容趋势什么什么的》,我一看,没有辨证,废话去。本是学中医的人却转发这种烂文章。中医美容和针灸学的关系莫大,但是针灸治疗也是讲辨证的,就一个穴走遍天下,按个承浆就能祛痘,做梦呢?子凡说得很有道理,有效果,但是是昙花一现。针灸治疗必是有主穴和配穴的,这是一点错误。还有就是痘痘的证治分型少的也有三、四种,都按个承浆就有用吗?在座各位,我问你们一句治痘的最主要的穴是什么啊?学中医的都知道吧,是督脉上的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是穴。承浆不是不可以用来治痘,而是它只是配穴,对于冲任不调证和肾阴虚证有效。反过来再说,内关才是美容穴。而且“面口合谷收”,从哪算都轮不上承浆吧。这点鉴别力都没有。难道对于大众就可以不辨证了。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ali/51.gif
天津台有个节目,我们学校针灸学院某老师被请去讲治疗失眠,老师讲的是贴耳针,上来个女病人,老师问了问,然后说:“先辨下证,偏于肝火旺。选择那些耳朵上的穴位呢?神门,交感,心,肝……”然后就看下面,所以都把穴位记下了。老师一看,马上又强调下:“这是适合这个病人的,治疗失眠属于肝火旺的。”后来竟然,都不以为然,主持人竟然还在重复什么穴位。无语了。
最近北京台有个节目叫《身边的六种病》,我跟楠姐说了,楠姐愤怒地说了句:“哪来的六种病,怎么能这么说?”太阳病那篇,我没听。我看了讲阳明病那篇,我想去骂那个人。阳明病的症状竟然是口渴、饮水多、大便干,好么!谁告诉你白虎汤证是这样的!后面一直在讲白虎汤怎么用,好么!阳明病中只有热证?谁教你的?那吴茱萸汤是怎么回事?阳明脉本病中只有白虎汤证啊?那栀子豉汤证和三承气汤证哪去了?白虎汤证中有大便干?那不是脉浮滑,大热,大渴,汗自出吗?连脉洪大都不是白虎汤证主症,而是白虎加人参汤的主症!
承气类呢?调胃承气、小承气、大承气,哪去了?更可笑的是还总结了哪些病属于阳明病!?好么,糖尿病也属于阳明病,这种说法本来就问题!糖尿病中属于中消的或许属于阳明病,就是胃肠积热型。糖尿病可不只有一种证型,到后期往往是气阴两虚证,显然不是阳明病了,这如果用六经辨证,将难治。这就需要脏腑辨证。一个苦瓜,就直说属于中消的可以吃,其他糖尿病证型不能吃,不就完了吗?说得那么隐晦,有病啊。说白了,就是从一开始没有强调“辨证”的重要性。有了辨证才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ali/6.gif
后来,我跟我爷爷说:“明天讲少阳病啊,口苦、咽干、目眩。”再强调一遍,中医治证。从来没有提过“对症下药”,这是中医传到日本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接受了西医影响才说的。中医也不是“医不治己”,应该是“医不治已”,传抄错误而已。
你们是没有经过伤寒学的历练啊!整天“发汗后”、“若吐”、“若下”、“若温针”,恶心不死你们啊。脏腑辨证都不懂,还六经辨证啊。
真是可笑啊!人人网上这些看似很火的养生文章,哪个不是伪中医?我们真中医的文章晦涩难懂,所以没有什么人分享。中医没有捷径的,也不完全属于科学范畴,更像是朴素唯物主义。中医严谨的病机分析是确定证型的关键。无病机分析、无辨证是伪中医的根本“特色”。我已经强调很多遍了,我解释不清楚,一定要自己体会的。所以,中医无法普及。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ali/45.gif
所谓的美白养生达人——吴慧如,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ali/16.gif只发别人写的文章,从来不回复别人的留言。可见,大脑里没有东西。我从来没有不回复别人的习惯。虽然中一附院儿里的“大医精诚”是昌哥写的,大街上到处在卖《顺哥自杀之谜》。好吧,昌哥留下了地铁9号线的绝大多数,也是为天津这个民俗事业为主的城市留下点纪念。
突然想起老辈们都说在北京唱戏说书好的不是真好,到天津来就都完了,真正有实力的人在天津。所以,我们有宋俊生、王卫、石学敏,虽然现在没有哈荔田、顾小痴、郭霭春了。当代中医,只懂中医不行了,中医也不是养生,中医也不是不能治急病。学西医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中医。同时,我们也应该反对过分迷信典籍,好像某从土里挖出来的大哥一样。
我觉得我写着文章没人分享,还是看不懂的问题,随便吧,反正我发泄出去了。你们不分享只能让更多的人误解中医。再此补充一点,中医急诊估计你们都不知道吧,“急投参附可回阳”,哈哈。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ali/44.gif
相关伪中医文章
http://blog.renren.com/blog/280588482/724462566
http://blog.renren.com/blog/364083128/725379288
相关真中医文章
http://blog.renren.com/blog/246384500/716161883
http://blog.renren.com/blog/233978595/498408960?frommy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