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痘痘的自然保养法(中医原创)

(2011-08-13 07:59:55)
标签:

女性

尤卓尔

下关

痘痘

痤疮丙酸杆菌

健康

    Ole Henriksen先生投身于护肤行业的源动力来自于年轻时被痘痘问题困扰。Paula Begoun女士年轻时也有痘痘问题,后来久病成医,研究了很多护肤品化妆品,成为“化妆品警 察”。牛尔老师学医出身,后来进入化妆品界也是为寻找治好痘痘的方法。

    看来很多护肤大师们年轻时也有痘痘的烦恼了。他(她)们现在都不长痘痘了。我们对于祛痘是一定要有信心的。

    我发现真是一颗痘痘度没有长过的人真的太少了。还是拿我自己举例子好了。我在上大学之前,就是容易经前长痘,长了也不会留下印,很快就好了,以前也在意过,后来也没有特别在意了。可是,上大学之后就开始疯狂长痘。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很多。我同学中就有好几个。大一时区看中医,就说是睡眠不好,喝了三个月中药,好了很多。大二时犯过一次,现在想想应该是心情不好造成的。大三时因为身体不好,发烧好了以后,痘痘有点冒出来,后来喝中药好了。很多西药我也用过,最后的结果都是皮肤异常干燥就停用了。大一大二在师大上学要住宿舍,真是一宿好觉也没有睡过。严重的时候是靠吃Estazolam度过的,没敢吃Diazepam,怕太厉害了,早上起不来。吃催眠药总比睡不好的后果要好。我现在时皮肤抵抗力低下,身体不好就容易长痘。从中医病因病机上分析,本为肺经风热,后因正虚毒恋,肾阴不足,加之饮食失节,相火旺,蒸腾肺胃热,上乘于头面;加之冲任失调,气血凝滞;故为本虚标实。

 

    中医对痘痘的认识基本属于中医外科范畴。《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白粉汁。”《外科正宗》曰:“粉刺……胃中糟粕只味,熏蒸肺脏而成。”可见,古代人对痤疮病因认识多为肺胃热或者肺热。其实,古代人得痤疮的真的很少,古代人很少洗脸,加之环境比较好,没有什么污染,皮肤的抗炎能力很强。

    今年来流行“伪中医”讲课出书。曲黎敏认为,痤疮的病机是寒饮入胃,胃生“阳明燥火”,“阳明燥火”逼邪外出,上蒸头面。这种说法问题不小,是仅读《内经》的表现。她还说,有两个人都爱吃冷食,一个长痘,一个不长痘,请问那个人身体好。显然按照她的理论就是长痘的人身体好了,有能力迫邪外出。她还说长痘就意味着年轻。这更是无稽之谈。

 

    下面我将系统介绍中医对于痤疮的病因病机认识和证治分类。曲黎敏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现在,对于痤疮的病因病机分析可谓是百家争鸣,肺热、风热、湿热、血热、毒,等等。对于证治分类也有所不同,但是大方向是相同的。

    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节,上蒸颜面;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液成痰,湿热凝滞肌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上蒸于头面,或常脾虚湿盛或者中焦湿热,演化为肝胆湿热;冲任失调,气血瘀滞;肾阴不足,相火过旺,加之饮食失养,肺胃火热上达头面;脾失健运,或风湿郁久,郁而化热,伤其阴血,阴血亏虚,血虚风燥,不能濡养肌肤。可见病因并非只有“阳明燥火”吧。

    我对痤疮的证治分类有七种,一般都是三种或者四种,七种的分法只是把有些内容更加细化。而且治法方药也并不是拘泥于此。

    一、肺经风热证

    丘疹色红且小,或有痒痛,或有脓包,黑头白头多发,鼻尖和鼻翼多见;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二、湿热蕴结证

    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常有脂肪粒,皮疹红肿疼痛或存脓包,病程缠绵,此起彼伏;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三、脾虚湿盛证

    颜面皮肤油腻,常有脂肪粒,脓包,皮疹红肿疼痛;伴少气懒言,纳少,便溏或者秘结,四肢乏力,食后不易消化,嗳气,腹胀;舌淡,苔薄,脉濡或滑。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化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痰瘀凝结证

    皮疹颜色暗红,结节、囊肿、脓肿、疤痕、痘印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五、肝郁化火证

    面部粉刺、丘疹,皮肤略油腻,红肿疼痛,心情舒畅则缓;伴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或见头晕头疼,急躁易怒,胃脘不适;舌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柴胡疏肝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

    六、冲任不调证

    月经前皮疹加重明显,经后则缓,乳房胀痛;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舌淡,苔白或薄白,脉细或弦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

    七、肾阴虚证

    皮疹的发生、发展因患者生长、发育、妊娠、月经相关联,常表现为下部疮疡;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口渴咽干,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肾阴,清虚热。

    方药: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合泻白散加减。

    内治法如上文所述。临床上,以清热解毒,滋阴健脾为主要治则。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写了一个方子,适合大多数长痘的人用,但是事先声明,要遵医嘱,自己擅自吃坏了的不要怪我,我负不了责任,有表证时试不能用的。

    我的基础经验方:

    柴胡 6克,金银花 20克,连翘 10克,丹参 10 克,黄芩 10 克,白花蛇舌草 15克,栀子 10 克,桑白皮 10克,地骨皮 10 克,炒白术 10 克,厚朴 10克,生地黄 15克,当归 10克,牡丹皮 15克,陈皮 10克,浙贝母 10克,生牡蛎(先煎) 20克,白芷 3克,生甘草 6克。

    瘙痒重者,加白鲜皮、苦参;油腻重者,加生薏苡仁、茯苓;脓包多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北方用苦地丁);伴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伴腹胀、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莱菔子;伴月经不调,经前加重者,加醋香附、益母草、凌霄花;伴失眠多梦者,加生龙骨、首乌藤、合欢皮、柏子仁;伴结节、囊肿难消者,加莪术、皂角刺、夏枯草、茯苓;痘印,血瘀严重者,加桃仁、红花、赤芍;破后流滋多者,加苍术、土茯苓、鱼腥草;皮肤干燥明显者,加玄参、麦门冬;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墨旱莲;阴虚劳热严重者,加胡黄连、白薇、鳖甲;想要好得快的,加重楼、全蝎。

    中医外治法。我觉得点刺放血加火罐是不错的方法,穴位以大椎为主。针刺大椎、四白、合谷、下关、颊车、足三里、三阴交,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还可配合耳穴治疗,选择胃、交感、肺、面部等点,用王不留行子按压,贴好。外用黄连膏或者金黄膏也有辅助治疗效果。面部刮痧法适合祛痘印,不过这是自己不能做的,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所治疗。毫针刺痘印所在的位置可以祛痘印,注意用泻法。

     

    说完中医,我们再简单说一下西医中痤疮的病因和内外治法。

    西医称我们通常说的痘痘,粉刺等为寻常痤疮。应与颜面播散性痤疮和红斑痤疮相鉴别。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和中年女性。西医普遍认为与痤疮丙酸杆菌有密切关系。但是今年来也有那种探测痤疮丙酸杆菌是否存在的仪器,实验表明并不是所有长痘的人都有此细菌。西方国家普遍发现,经济危机时期,皮肤病常爆发。现在,国内也是如此状况。自从皮肤科从外科中分离出来,皮肤科看似是小科,但是其还是很具挑战性的。西医也更注重情志因素在皮肤病盛衰中起的作用,情志可影响内分泌,使雄激素分泌增多,皮肤油腻,有形成痘痘的可能。还有人说与神经敏感性有关。不可忽视的因素还有饮食、环境、污染、紫外线等。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要得到重视,无论怎样还是要重视防晒,客观地权衡防晒霜本身与不用防晒霜的危害。另外,在西医观点中,我提倡保护角质层,不过度清洁,保护自身有益皮脂。

    西医内治法,多口服抗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锌制剂等。国外也常用避孕药或者利尿剂Aldactone来治疗经前痤疮。不过这种方法还是算了吧,我不太接受。抗生素以红霉素、四环素使用最为广泛。但是我觉得红霉素膏在晚上外用是不错的,其他时间用就算了吧,太油了。口服抗生素可以选择Cefuroxine、Cefaclor、Cefixime,最好的还是Cefixime,但是务必遵医嘱,对Penicillin等β-lactam antibiotics过敏者慎用。口服维生素A衍生物也是可以的,比如蓝金组合就是异维A酸,剥皮作用强,适合极油性皮肤。但是此类药油明显致畸作用,停药六个月之内不能怀孕。口服维胺脂还是比较可靠,没有那么强的剥皮作用。

    西医外治法,常用抗菌药,红霉素等。脓疮多者,用Mupirocin效果不错,商品名为百多邦。西医还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来治疗皮肤病。我的观点就是尽可能不用。常用的有Hydrocortisone(尤卓尔)和Dexamethasone。尤卓尔的效果很好,但是常用真的不好。氯霉素早就被淘汰,最好不用,因为实验证明会引起白细胞减少。

    西医医学美容常用焕肤产品来解决痘痘、黑头、痘印等皮肤问题。但是我觉得只是适合比较强韧的皮肤。医美激光和黑脸娃娃,可以在身体条件允许下尝试。之前一个月和之后一个月要保护角质层和物理防晒。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下面我们简单讨论一下痘痘的预防和调护。

    护肤方面:注重控油,选择适合自己的控油产品,干性皮肤长痘的要注意补水保湿;控油不等于不保湿,控油也要有限度;我提倡保护角质层,反对过度清洁,保持必要的深层清洁;温水洗脸,每天不宜超过3次;洁面产品要温和,选择碱含量少的,最好是只有表面活性剂型或者氨基酸型;不化妆也要卸妆,选择适合自己的卸妆产品;重视防晒,选择不刺激的防晒产品;不用含有矿物油或液体石蜡的护肤品,和含有致痘油脂(比如橄榄油)的护肤品;长痘时可以选择果酸、辛酰水杨酸、水杨酸、维生素A类焕肤产品,维生素A类产品只能晚上用;牙膏和DIY护肤品不适合痘痘皮肤;除非脓成,否则不要挤痘,挤痘最佳时间是在晚上洁面后,先消毒再进行,从最高点刺破后用粉刺针圆圈一头,向下按压,把脓和瘀血一并按出,之后涂上消炎药膏;不要滥用化妆品,某些彩妆品中的油脂和粉质会和我们的自身皮脂混合氧化进而堵塞毛孔;女性经前一周要注意去角质护理。

    生活方面:摆在首要位置的是心情要舒畅,睡眠要充足,生活要规律,不要让自己太累;忌食辛辣、刺激、含碘量高的食物,比如辣椒、海鲜、韭菜、酒类等;少食油腻、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出油甚者,无脾胃虚寒,便溏者,可用大米和薏苡仁以1:1比例熬粥喝,每周一到二次,会有不错的控油功效。当然,怕麻烦的话,就直接到超市买薏苡仁粉冲着喝也可以,最大量为120克/次。口渴咽干者,可在粥中加百合、枸杞、益母草,清热养阴。脾肾两虚者可加山药、山茱萸。心烦难寐者可加茯苓。以前文章提到过的中药美白面膜,同样适合痘痘皮肤。 平时少吃生冷的食物和寒性食物(如绿豆),保护中焦功能。23点之前睡觉,提高睡眠质量。家中枕巾、被子、床单要勤换。选择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

 

 

    以下,推荐一些抗痘保养品。

    雅漾舒润卸妆水,400毫升230,温和不刺激,全脸使用都可以。http://fmn.rrimg.com/fmn054/20101107/1245/b_large_v1Wd_671a00045d2f5c3f.jpg

 

    倩碧净颜修护遮瑕膏,15毫升180,偏黄颜色,很好地遮盖红肿,卸妆要仔细就可以。

http://fmn.rrimg.com/fmn051/20101107/1245/b_large_us2A_5297000950d15c42.jpg

    欣蔓纯美平衡祛痘印液,6毫升215,比较刺激,但是很管用,强韧皮肤的可以试试,必须是祛痘印呀。

http://fmn.rrimg.com/fmn050/20101107/1250/b_large_5BIy_06fc0005baec5c43.jpg

     

    丝芙兰矿物质柔和散粉,3.2克129,超强遮瑕力,哑光,不含滑石粉,含有98%矿物质粉,简单卸妆,痘痘皮肤用着也很安全。

http://fmn.rrimg.com/fmn053/20101107/1300/b_large_Rv5X_671c000aeca35c3f.jpg

 

    茱莉蔻金盏花舒缓液,50毫升290,我的最好,消炎很好,很像药,其实却是可以当药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护肤品。

http://fmn.rrimg.com/fmn051/20101107/1300/b_large_5v5P_3c7f00097b7d5c40.jpg

 

    塔莉卡光魅痤疮调控器,2680。采用两种不同波段的光波--660纳米的红光和470纳米的蓝光,作用于易产生痤疮的油性肌肤。坚持28天,由于痤疮产生的肌肤炎症将得到巨大的改善,痤疮明显隐退,肌肤平滑清透。蓝光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470纳米光线可抑制皮脂分泌,均衡肌肤。由于其抑制细菌(痤疮丙酸杆菌)的特性,有利于痘痘和痤疮的消失。红色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660纳米的光线有着惊人的愈合作用,可有效地缓解发炎、红肿和淡化痘印。每天使用两次,每次3分钟,坚持28天,会有不小的改变。

http://fmn.rrimg.com/fmn047/20101107/1350/b_large_pgqI_528b000095ce5c42.jpg

 

    产品,我不能推荐太多了。有问题请给我留言。想让我看病的就免了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我也不能不看就随便开药吧,我不是西医。

    我的这篇文章旨在告诉大家痘痘严重了,一定要去看医生,还要有规律的生活,否则病因消除不了,是不会好的。如果痘痘不严重,平时在生活上护肤上注意一些就可以了。不忘深层清洁和防晒。

    好了,有问题请给我留言,我会答复。希望大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什么痘不痘的,别总想自然会好。不要像我一样天天用脑过度,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