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脂肪粒,你理解对了吗?(反对伪中医,支持原创)

(2011-08-12 09:45:32)
标签:

女性

粟粒疹

眼部脂肪粒

脾虚湿盛

金霉素眼药膏

健康

    脂肪粒问题,一直困扰者爱美女性。有几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眼部脂肪粒和面部其他部位脂肪粒有何不同?眼部脂肪粒形成的原因有什么?难道真的和眼霜有关?面部脂肪粒和护肤品太营养有关?貌似很多没有医学背景的护肤达人们是这样认为的吧。今天这些内容将被揭秘。

    眼部脂肪粒,其实并不是脂肪粒。所以说脂肪粒也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眼部脂肪粒其实是一种俗称。皮肤科学上讲眼部出现的白色半透明如针尖大小的突起疙瘩也分为两种,粟粒疹和汗管疹。这二者发病位置不同。粟粒疹是发于毛囊或皮脂腺;汗管疹发于汗腺。粟粒疹多发,汗管疹偶见。粟粒疹会随着代谢而脱落,而汗管疹难治。而面部脂肪粒也大多都是粟粒疹,如有炎症会发展为毛囊炎或痤疮,被氧化可能成为黑头,常伴有脂溢性皮炎。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粟粒疹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质的堆积。以前我们讨论过关于背部长痘的问题,最主要色原因也是角质的堆积。皮肤上皮属于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真是角化了得细胞形成角质层,来保护皮肤免受伤害。而现在日益加重的污染、护肤品彩妆品的滥用、清洁不彻底和辐射等因素导致角质细胞分化脱落异常,导致角质堆积。女性性激素分泌曲线,在排卵期(我们中医称之为“氤氲之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于大约7天后再次达到第二峰值。雌激素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同时也促进了皮肤细胞的增生,促进了上皮细胞的角化。所以这两个时间是一个月中最应该做角质护理的时期,关于角质护理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了。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两个月经周期以后,你会惊喜地发现面部(除眼部)的脂肪粒有所减少。

   损伤理论。有人认为皮肤受到反复刺激而损伤,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来保护皮肤,形成角质栓。眼部粟粒疹或汗管疹与损伤有很大关系。眼部皮肤的角质层一般只有2-3层,远远低于面部(除眼部)的20多层。所以角质堆积这个原因并不是眼部脂肪粒最主要的病因。想想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涂眼霜的想法?是不是突然觉得眼部异常干燥??有多少人是呢?大胆站出来吧!干燥就是皮肤受损的信号了,这是再猛涂眼霜,常常会伴发粟粒疹或汗管疹。有些人眼周(常常是下眼睑到颊部之间和目外眦处)有棕色突起,又好像是脓栓,这是要警惕是汗管疹。汗管疹通常比粟粒疹要大一点。也有些皮肤科医生认为汗管疹和摄入氯化钠过多有关。汗管疹可不是眼霜惹的祸,我见过这样一例,到医院还是用针挑开,拍出内容物后,愈合,然后好了。这人以前绝没用过眼霜。

   护肤品的滥用和皮肤不耐受。还是得说眼霜的问题。其实理论上眼部皮肤的吸收力绝对好于面部(除眼部)皮肤,因为角质层薄。眼霜的成分更是基本等同于质地丰厚的精华(Serum)。这一质地丰厚就坏了,有些人皮肤不耐受,比如大量添加矿物油、鲸蜡醇、羊毛脂、矿蜡,等。若遇到皮肤损伤,代谢自净能力低下,变有可能导致毛囊堵塞,出现粟粒疹。我自己就受不了矿物油,一用就会长,不用就没事。我也发现很多人对矿物油不耐受的,还是尽早避免。粟粒疹也可发生化脓或渗出性变,产生炎症反应。我也遇到过一例,她从来没有用过眼霜,因为以前一用就出现干燥脱皮,后来她就用不含酒精的化妆水,便没有任何问题了。

   彩妆品的滥用和卸妆不彻底。彩妆品要是想堵塞毛孔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和皮肤油脂相混合甚至被氧化后残留在毛囊中,而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所以化彩妆,必须重视深层清洁。而深层清洁绝不是天天用洁面产品这么简单。卸妆不彻底问题和卸妆产品质量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卸妆油乳化效果不良时。清洁问题导致的粟粒疹往往出现在面部边缘位置,比如发际线处。关于卸妆产品在以前的文章里讲过了,在此不重复。

   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自身内分泌失调。脂溢性皮炎往往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比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但是医者并未告知患者停药时应逐渐减量慢慢停药,而出现突然停药后“再燃”的现象,而大面积爆发粟粒疹,甚者出现脓栓,发为炎性痤疮。自身雄激素分泌过多,也可出现皮肤油脂旺盛的现象。关于这一点,是否内分泌失调是需要实验室检查数据的,不是嘴上一说就可以定论的。

 

    中医并没有粟粒疹此病名。一般,都是和痤疮有关系。我指的是面部(除眼部)皮肤。中医认为其辨证分型主要是脾虚湿盛和湿热蕴结,其中脾虚湿盛证亦多见。

    病因病机可以解释为:过食肥甘厚味、思虑过度,脾运化失职,生湿,加之土虚木乘而肝郁化火,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肺主皮毛,湿(或与热)循经上逆,使湿上溢于肌表,热上蒸头面,发为粟粒,甚者热盛肉腐,湿重者滋多脓腥。

    中医治法以辨证为统领,辨证的前提条件就是大量症状和体征,必是要从整体观念入手的,西医学上单一的症状是不够的。

    脾虚湿盛证,方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热重者合丹栀逍遥散;食积重者合健脾丸或越鞠保和丸加减;脾虚偶夹杂阴虚者,湿不重时合地黄丸加减;甚者脾肾两虚时,可以合金匮肾气丸化裁。

    湿热蕴结证,方常用茵陈蒿汤加减,湿重热轻者可以考虑用三仁汤化裁;热重湿轻时,大便秘结可以加调胃承气汤加减;热重阳证初起时可以仙方活命饮加减。

    在这不说药物组成和剂量,是为了慎重,不想让不懂的人瞎吃药。

 

    最后说下外治法。

    我的观点就是眼部脂肪粒尽可能地别去刺激它,要避免再用眼霜。可以用棉片浸满矿泉水来敷眼,3分钟内即可,时间不宜过长,或者用无酒精化妆水来代替眼霜。也有些人用金霉素眼药膏来涂抹脂肪粒,理论上这种方法确实可行,严重者可以试试,不过任何方法都不是百发百中的,总会有几个例外。实在等不及了,可以去医院做了它。

    对于面部(除眼部)粟粒疹。角质护理和深层清洁做好了,基本没有问题了。还可以选择油溶性焕肤剂,比如BHA、LHA、RETINOL、RETINAL、TRETINOIN,为主要成分的医美护肤品或者外用药。如果粟粒疹发为痤疮,有必要做细菌培养来使用抗生素,有脓栓形成时也可以外用TRETINOIN。过氧化苯甲酰这种太刺激的就算了吧,AHA和PHA类因为是水溶性的所有效果并不好。油溶性焕肤剂在使用初期可能有刺痛或短期加重情况,实属正常,一个皮肤更新周期后一般会消失。

    护肤方面,避免过多油脂,使用无油护肤品,注意防晒,增强皮肤抵抗力。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认为皮肤病和饮食有关,管住嘴就能好50%,是很有道理的。我只了几个脾虚湿盛证的,汤药加控制饮食,皮肤油脂分泌会大大减少,也不在暗黄。

    最后,有不懂的请留言。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tie/33.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