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程记录(五)
2017年5月21日。
我们今天的游览内容是明长城嘉峪关、张掖七彩丹霞。
明嘉峪关长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着天下第一雄关、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的美称(山海关、镇北台、嘉峪关)。嘉峪关始建于1372年,完工于1540年,历时168年。嘉峪关长城有着布局合理,建造得法,设有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楼阁,形成城中有城,城外有壕的多重防御之势。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的设计与建造,体现出古代军事家深谋远虑的军事思想,从中折射出东亚文明发祥地的灿烂文化。现存的长城中,明朝高低不平的马道上清晰可见当年战车的辙印,让我遥想《破阵子·嘉峪关游》中“战鼓咚咚又击,呐声阵阵欣闻。天地静观奇布阵,铁马金戈气势存,沙场壮士魂。”的悲壮;在明朝砌就的高高城墙上漫漫岁月留下的斑驳沧桑,引发我对《古风·嘉峪关吟》中“茫茫戈壁缈缈天,遥想迁客泪不干”,连年征战、官兵思乡的慨叹;在明朝搭建的木质亭台楼阁里时光浸润的道道印记,勾起我对古词《卜算子·嘉峪关》中“百丈伟雄关,楼角悬星斗。万里城垣远接天,垣上飞云走。”的遐想……
游走于嘉峪关内,历史的古老容颜,时不时地引发我的思古之幽情。

嘉峪关景区大门

嘉峪关冯胜将军塑像

嘉峪关景区一景

嘉峪关长城一景

嘉峪关景区内碑亭

嘉峪关景区的仿古建筑

嘉峪关景区一景

景区内穿着古代服装的书法表演者

嘉峪关内的戏台

嘉峪关景区一景

嘉峪关景区一景

嘉峪关景区一景

嘉峪关城门

嘉峪关景区一景

嘉峪关景区内游击将军府内的蜡像

景区内倒地后再向上生长的生命力顽强的树
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张掖境内,祁连山北麓的七彩丹霞景区。景区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育而成的丹霞地貌,呈现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色彩的地理奇观,把无数沟壕、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明媚耀眼,一如童话故事中美丽梦幻的世界。此时,天空下起了稀稀沥沥的小雨,正在我们感觉行走不便时,导游含笑告诉我们:丹霞地貌的七彩颜色,只有在雨水的冲刷下才能呈现出它的鲜艳与明媚。值得庆幸,我们赶上了雨天,丹霞地貌完美的色彩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登上山坡眺望,远远近近,起起伏伏的山脉,以丰富的色彩演绎奇妙的乐章。静静地凝视、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我感觉它似画家笔下的美丽线条,流畅律动、婉转起伏、雅致优美;它如钢琴家演奏的抒情乐章,缓缓铺开、徐徐推进、轻轻收音;它像诗人笔下的隽永诗句,对仗工整、抑扬顿挫、韵律有味……
总之七彩丹霞,美得绮丽、美得雅致、美得壮观,有着其他自然景观无法比拟的美。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七彩丹霞景区一景
2009年,七彩丹霞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嘉峪关的人文景观、七彩丹霞的自然景观,今天的游览给了我不一般的美的享受。美哉,靓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