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人妖”当秘书的日子

(2009-08-04 15:20:57)
标签:

为人处事

干部作风

做人尊严

杂谈

分类: 说东道西

                         ——我的七年秘书生涯杂记

 我在大型国企担任领导秘书的七年时间里,接触过十多个局级领导干部。有的领导躬亲谦和,对人真诚,颇有领导风范;有的领导体恤下属,处处为下属着想,获得员工的爱戴;有的领导作风强硬,业绩突出,深受上下级的尊敬。可有的领导,整天端着个架子,趾高气扬,却要员工笑脸相迎。交代工作、处理事情,只说三分话,要人揣摸他的意图。仿佛他是哪个朝代的皇帝,要人仰他的鼻息,看他的脸色和眼神办事,把下属当成了宫廷中的随从和奴才。更为可耻的是,他在人面前装得十分清廉,背底里又时时不忘揩国家的油。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腔调,与当时风气较正、阿谀奉承氛围淡薄的局机关形成很大的反差,也让从小浸染在海派文化中,崇尚光明正大,磊磊落落做人的秘书们,打心眼里反感。

 见识这样的领导,是在上世纪九十代末。我第一次进X领导的办公室,是听他的驾驶员说“X从J省出差回来了”,作为秘书要替他报销差旅费。“X领导,听说你出差到J省,你把车票等票据给我,我来处理吧。”“不,不!我是自己办私事去了,不用报销的。”他十分高傲、十分正宗地对我说。让人感觉他公私分明,是个清廉的领导干部。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匪夷所思。第二天上班,清洁工擦拭我的办公桌时,在放文件夹的格子里,赫然地发现了二张到J省的火车票,我心里立即猜到是X所为,但感觉这样做太不光明正大,如果领会他的意图,阿谀奉承他,将来我们秘书的日子会不好过。于是,我拿着车票问了一下办公室内的几位领导(X领导在独立的办公室),是不是他们出差要我报销的,他们都说不是。于是,我毅然将这二张车票撕毁,扔进了垃圾箱。为此,X领导连续几天用特别的眼神询问我,我十分坦然地看着他,让他无话可说。

 突一日,他又把我召进办公室,说是需要买一些出国礼品。于是和我一起到了大楼下面的商店。等他挑选停当后,售货员包扎好礼品交给我时,他突然说:“这东西不是他出国用,先放一放,等出国的人来看了以后再定。”与他相处时间一长,当然猜得着他的“小九九”,他根本不可能为他人挑选礼品,这中间肯定有猫腻。我向售货员打了声招呼,便不动声色地放下了。然而,此后的一个星期里,他一直用眼睛暗示我,我一如既往地坦然相对。终于,在一次电话向其汇报工作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工作汇报完了,你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要汇报?”我十分平静地说:“没有了,有事情我会随时向你请示、汇报的。”我知道,他是在挂记着那批礼品。因为他爱人要出国看望儿子,想带些礼品送送人。既不想花钱,又不想被人知晓,想让我从商店悄悄地送到他的办公室,以便“人不知,鬼不觉”,无碍他的清廉形象。但我不想做这种曲迎的事情,我虽然是一介小秘书,但也有做人的尊严,至少不应该这样阴阴阳阳、曲曲折折地做事。作为一个领导,你有特权,这种小利你拿了就拿了,员工再傻也不会对这种小事说三道四,但你不应该“欲说还羞,欲拿还缩”,更不应该叫秘书当你的“遮羞布”。如此这般,没多久,X领导与我的关系便复杂起来,见此,我毅然地为自己的秘书生涯画上了句号。

 离开秘书岗位后,几个办公室的秘书偶然相聚,X领导的嘴脸在我们七拼八凑中更显丑恶。甲说:有一次X要他订酒店吃饭,是招待他的老乡。酒席开了二桌,酒宴上X春风得意,极尽炫耀之能事,甲感觉他很浅薄。然而,最让甲感觉做作的是,最后买单,X拦着甲扯着嗓门对二桌人说:“今天我请客,我来买单吧!”一边说,一边把一圈钞票硬塞到甲的手中。甲推辞不掉,只好当着众人的面收下。但到收银台打开一看,只有区区的三百元。要知道,在星级酒店的这二桌酒席,不是三百,而是四千多元啊!看到这样的领导甲愕然。第二天,甲把三百元钱还给X时,看到的是赞许和满意的目光。甲于是感觉十分的不爽,意识到这样的领导将来的幺蛾子肯定少不了,他思考再三不久便办理了调离手续。乙是公司下到三产的一名干部,他说:“X刚到机关时,频频光顾三产公司,开始以为上级领导关心三产,但时间一久我看出了玄机,因为X每次来都会顾左右而言他,最终我揣摸到了他的心思,X是想让我们三产帮其家里购置家用电器。”为了工作,乙不得不一一满足他的要求,可气是每次他们送货上门,X和家人都欲要还拒地收下,笑脸言谢却不提钱。乙无奈地说,公司有十几位局级领导,还从来没有哪一位领导像X那样厚颜无耻的。丙说:有一次X的儿子装修房子,指令派车到建材市场。他的儿子挑了满满一车建材,到付款时却称忘了带钱,无奈驾驶员代其付款四千多元。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X还钱。驾驶员催着丙,丙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向X要,结果,他拿出一百元钱交给丙,并要丙出具建材付款的收条。这真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让丙哭笑不得。没有办法,这件事只好内部处理,由公司出资垫付。这还没有完,后来X要整丙,财务检查时发现了这笔垫付的钱,X立即指其挪用公款。丙和驾驶员愤而公开此事,众人哗然……

 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子曾经说过:“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善与恶的极致反差,口与行的不一致,是一个人心理扭曲、变态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平民百姓处于特定的环境下,做出一些言行不一的事情,人们尚可理解,因为那是生活所迫。可身居领导岗位的人,如果“口言善,身行恶”,那就是品行有问题,人格有问题,是“人妖”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