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视频行业又是一阵骚动。土豆网高调宣传融得巨资,优酷网暗示竞争环境恶劣,行业竞争对手给对方故意上传违法视频内容欲实施不正当竞争,而还有报道称,土豆、我乐、优酷和酷溜都或明或暗表示对拿到广电总局牌照信心十足,事实上,不论这些网络分享视频或高调宣传融资还是表忠心揭露行业丑闻,其背后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尽快拿到牌照,实现经营合法化。
众所周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第一批《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共有10家网站获得“执照”,其中3家为民营网站,而网民所熟知的土豆网、优酷等视频网站暂未在牌照发放之列。当时,拿到牌照的网站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而暂未拿到牌照的网站也自我安慰对将来获得视频牌照持乐观态度。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互联网视听节目牌照给谁发真的重要吗?
首先,有牌照的不等于能办好互联网视听节目。事实上,早在2007年或更早之前,广电总局集中核发过一批互联网视听节目牌照。这些拿到牌照的网站以国有资本企业为主,大部分是传统电视台的附属或关联企业。但是,我们看到这些名单中的有视听节目互联网传播权的网站似乎办的并不出色,个别网站已经有半年之久未进行更新。这其中的奥妙和当初报纸等平媒数字化的经历类似。早年的报纸杂志在数字化、上网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先机,还是集中精力在发展自己的传统业务,但是,随着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兴起并成功上市融资,传统纸媒又发现原来互联网新闻还有如此赢利价值,等他们幡然悔悟的时候,互联网的文字内容数字化格局已经基本确立,留给传统平媒的发展空间已经有限。
回头再看如今那些躺在互联网视听牌照温床上的传统影视媒体,他们的洞察力似乎和曾经的传统纸媒如出一辙,未能把握好发展先机,挖掘全新赢利商机。当然,不排除他们没有充裕资金、先进技术支撑发展。不论如何,目前的结果拿到牌照并没有办好互联网视听节目。
其次,没有牌照的不见得会就此人间蒸发。目前来看,优酷、酷溜、我乐等视频分享类网站暂未领得牌照。且不说目前这些视频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以及在网络视频市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做个最坏的假设,这些视频分享类网站全部拿不到牌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网站就必定会“人间蒸发”呢?在注意力经济盛行的互联网,谁能吸引、聚集注意力谁才会有生存空间。简单说,没有牌照这些网站直接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就是违法的,但是,凭借这些网站所拥有的技术、用户基础以及品牌积累,他们完全可以和那些缺乏这些核心竞争力的但有牌照的企业进行合作、交换或共享。结果就是这些有技术、有人气的网站只不过换件衣服依旧占领着网络视频市场。
最后,回归最关键的问题,互联网视听节目牌照给谁发真的重要吗?显然是不重要的,有牌照的不见得能办好、没牌照的也不是完全没有生存空间。那么,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
其一,妥善解决泛滥成灾的网络视频“盗版”、“盗播”问题。任何热播剧、热门电影只要开播、上映,不出一天这些节目就很快可以在“网络上分享”了。可问题的关键是,上传分享的网民并不对分享视频拥有版权或许可,这种貌似分享的上传的行为实则属于典型的侵权行为。而这些网站又打着“视频非自己上传应免责”的旗号,不但对这种行为不加制止,还推出一些你上传我付费这类的鼓励措施,这无疑加剧了网络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侵权行为。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56.com通过与NBA、湖南卫视等开展内容合作,取得内容的合法授权。
其二,妥善解决打擦边球传播不健康网络视频吸引眼球的行为。部分网站为了吸引眼球,不断挑战政策底线和网民的道德底线,传播一些涉黄、涉性的节目。比如某网站通过传播“张钰遭遇导演潜规则”的视频片段制造轰动效应。类似这样的行为要严加制止和打击。
因此,如何从技术上保证对视频网站节目的内容审核,如何加强视频网站自身对内容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等才是当前互联网视听节目需要妥善解决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