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手机钱包业务或正在为小偷打开你的钱包提供捷径。
不久前,笔者在中国移动营业厅打印发票时,一位工作人员极力向笔者推荐“手机钱包”业务。在介绍手机钱包业务的作用和便利时,该名工作人员特别强调,开通了该业务,即使在外地,机主也可以通过短信为自己的手机充话费。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移动各分公司独立运营,某分公司所辖范围内的用户在另一分公司所辖区域无法进行余额查询和话费充值等业务。以动感地带用户为例,北京开户的手机用户进入河北等非北京区域时,机主即使有充值卡卡号也无法进行话费充值等操作。正是曾经有过多次不愉快的充值经历,笔者选择开通了此项服务,当场笔者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反馈,告知笔者手机钱包初始密码。
5月2日,由于手机话费余额不多,笔者登录中国移动网站查询如何使用手机钱包业务给手机充值。笔者在网站上看到,“全球通最少为300元,小于3000元,并且是100的整数倍;动感地带用户话费预存充值的金额必须是大于等于50元,小于等于100元的任意整数值”、“编辑短信‘1002****’或‘HFYC****’(****为充值金额)发送至10658008”、“按短信提示操作”。
按照业务介绍,笔者编辑1002100发送特服号码,随后,笔者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成功充值100元,当前余额XXX元,发票打印密码XXX,凭密码可在北京市各个‘发票自助打印终端’布放点打印发票,详询12588”。笔者感受到手机钱包便利的同时,也陷入一种恐慌。
根据网站业务介绍,通过“短信方式”使用手机钱包业务充值应该有“按短信提示操作”。但是,笔者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收到任何“提示操作”的短信就直接交易成功了。既没有交易二次确认的短信提示,也没有要求笔者输入手机钱包密码。换句话说,在通过手机钱包划拨绑定银行卡资金购买手机充值卡并完成充值的整个购买消费过程中,即没有使用银行卡密码予以确认,也没有使用手机钱包业务的密码予以确认。
笔者就此电话咨询了手机钱包4006125880客服人员,据介绍,在北京地区,除去福彩投注外,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的机主在进行话费充值等操作时均无需使用密码。
根据中国移动网站显示,目前手机钱包已开通包括“手机缴费、报刊订阅、软件服务、手机理财、远程教育、慈善捐款、在线票务、保险服务、数字点卡”等在内的多种消费业务支付支持。而另据媒体报道,手机钱包已开通的业务还包括购买机票、电影票、保险等。
显然,目前的业务模式设置如果不加改善,必将给机主手机钱包绑定银行卡的资金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首先,“误操作”可能将给机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由于进行上述消费无需使用任何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钱包密码),机主的亲戚朋友,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可能因为误操作给机主带来资金损失,比如未成年子女可轻松通过该手段购买游戏点卡等数字点卡。
其次,手机遗失或被盗将导致机主银行资金无保障。由于进行上述消费无需使用任何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钱包密码),一旦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的手机遗失或被盗,在机主办理停机的过程中,拾获者或小偷就可能导致银行卡内的金额被大笔大笔的划走。数据显示,用户每天大概交易笔数15万-20万,每一笔金额在100元左右。如果这些用户都换成小偷或窃贼的话,将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其三,没有任何安全设置的手机钱包可能将催生更多的盗窃和抢夺案。虽然说,目前手机钱包尚不支持银行间的转账服务,但是,包括“手机缴费、报刊订阅、软件服务、手机理财、远程教育、慈善捐款、在线票务、保险服务、数字点卡”等在内的各种服务或商品都是有价值的,窃贼盗取手机后可通过手机钱包购买各种商品再低价倒卖套现。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手机钱包业务的个人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这意味着2000万用户的手机用户的手机将成为窃贼们最新关注的盗窃对象。
如果手机钱包业务流程或模式还不进行修正,设立消费或购物二次短信确认或提示,银行卡密码或手机钱包密码的支付确认,那么,手机钱包业务不断普及的后果是将越来越多人的银行卡资金安全引入危险境地,便利的手机钱包将给小偷轻松盗窃机主银行卡资金开启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