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西宁,我的山

标签:
丝绸之路西宁青海北禅寺旅游 |
分类: 驴行天下-陕甘青 |
午后,从张掖一路沿着祁连山的雪山草甸辗转到西宁,荒芜的西北属性终于渐行渐远。只是丝路漫长的白天,之于西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日照三竿基本从早上6点开始,而晚上9点天才慢慢开始变黑。但与西宁时间上同步的西北气质不同,这里的天气却是极其诡异的。仅仅只是初识西宁的下午,就经历了火车站漫天卷地的沙暴,东关说来就来的大雨,以及南山落日余晖的晴朗。
至于西宁这一章为什么取名叫“我的山”,大抵是因为自己对于山的偏爱,即便在西宁短短的两个半天里,也把西宁市区附近的南山和北山都爬了一通。
去南山其实并不在计划之中,但是心中的执念总想找一个俯瞰的视角,于是在逛完东关之后,就坐上了去南山的公交。黄昏前的南山基本上没有游人,整个登山小路上就我一个人在和阶梯较劲,好在紧追慢赶的在日落前登上了南山高处。虽然视野有所阻挡,但还是可以俯瞰到大部分的西宁,围囿在两山之间,矗立着各种高楼,却又似曾相识。
南山说是公园,其实连个路牌都没有,更多时候只能凭感觉走。还好凤凰台比较显眼,占据着南山上的独立高地,一看就知道是一处登高远眺的绝佳之处,于是锁定目标,寻路而去。不过走近了才发现,所谓的观景台其实仍处于烂尾状态,好在围绕凤凰台的观景栈道已经完工。走在栈道上环顾四周,才发现面对的城区,其实已经不是先前所见的西宁,而是枕着南川河另一侧,看上去也要温婉许多。
黄昏的光影总是透彻,穿过城市的尽头,甚至还能望见远山连绵的雪峰。
凤凰台下则是一处清真寺,目前还在扩建中,并未开放。后来脑补才知道,清真寺里面竟然还有一处伊斯兰先贤的陵墓,姓甚名谁并不重要,却在若干年前便抢得了城市风水的宝地啊。想来,西宁应该算国内受伊斯兰教影响最深的城市之一,满大街白衣白帽的阿訇也是没谁了。
沿着凤凰台下的小路下山,路边满是小花灿烂的开着。夕阳中的浦宁之珠,就像这个粗犷城市中的异类,沐浴着晃眼魔都的情调。
山下的南山寺已经霓虹闪烁,残阳如血,却难抵城市入夜的瑟瑟。
去北山则是计划之中,只是赶上了坎布拉奇葩的班车时间,不得不一大早就来爬山。出租车只能开到山前烂路的烂路,旁边则是一处天主教堂。
之前看北山也就是北禅寺的资料,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被誉为“第二悬空寺”的“九窟十八洞”,这也是促使我来的很重要的原因。不过没想到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坑,后面慢慢详述。
话说当时看到这一段陡峭而漫长的上山路的时候,其实有一种想死的心情,但是看着尽头仿佛是连着绝壁上的石窟时,还是一鼓作气的爬了上去,结果……
其实没有结果,一堵围墙在石窟前拦住了去路,转而延伸向山的另一侧。本以为可以绕过去,结果这一绕就走远了,不仅与石窟背道而驰,而且一不小心就爬到了绝壁之上,也就是北山最高处的宁寿塔。
早上的天光明显没有日落时的透彻,感觉整个城市都蒙上了一层薄雾,当然也有可能是霾。
市保的民国府邸就在塔的另一侧,不知为何人官邸,倒是不断有建筑工人进进出出。
虽说宁寿塔已是北山极顶,然登高处层峦叠嶂,一山更高过一山,北山也不过是其中一处不起眼的小山罢了。独爱逆光中的白塔,所谓大山深处,终究没有踏足。
沿着山脊的另一侧下山,继续寻窟而不遇,沿途也询问了不少人,但大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最终还是在一位锻炼身体的当地人的带路下,才在陡峭的土路旁找到了通往“九窟十八洞”的岔路。岔路很不起眼,几乎处于荒废状态,还好不算太远,终于走到了石窟前面。结果石窟并没有开放,而是铁将军把门,怎么敲门也无人应答。
就在准备悻悻离开的时候,碰见了在这里施工的一位师傅。师傅是江苏人,和同事一起在北山施工,配合西宁的光彩工程。
师傅人很Nice,听说我是来看石窟的,就带我上到了工地一侧,终于得见一窟,名曰玄女殿。只是窟内乏善可陈,仅有的造像明显也为今人重塑,还是有些失望。
不过仔细想来,北禅寺如果真如宣传中的“第二悬空寺”亦或“西平莫高窟”的话,也不至于这么多年依旧只是省保之名,大抵还是言过其实。如今留下这么一个烂尾工程,也只有靠铁门紧锁,来掩饰空空如也的内涵罢了。
洞窟之下有小路通向土楼观,所以要拜访“九窟十八洞”,从土楼观一侧上山才是正途,只是土楼观这边立有牌子写着“危险勿入”的字样,所以大抵也不会有人从这边上山。土楼观本身为道教宫观,年代感不强,守着空寂的庙堂,也只是匆匆流过的时光。
两山之外的西宁,始于东关,止于博物馆。东关清真寺算是来之前,对西宁仅有的一点了解,所以到西宁的第一个点,便直奔这里。作为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这里一直都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至于建筑本身,虽始于明朝,却多有重建,最近的一次则是1982年,但依然不妨碍东关清真寺成为最新批次的国保,大抵也有民族团结的意味。
好在东关清真寺并不像国内多数清真寺那样,充满着诡异的气氛,尽管这里的大多数仍然只是戴着帽子的阿訇,或裹着头巾的妇女,但还不至于像上次在阆中巴巴寺,那种感觉完全就是闯入另一个世界的尴尬。
在东关清真寺还碰见一个小哥,一看到我就知道我是从敦煌那边过来的,因为大家都已经被西北炽烈的阳光晒得黢黑,皮肤也开始脱皮,一番闲聊下来也是颇有感触。
去青海省博物馆,则是从塔尔寺回来之后。每次在国内旅行,总是喜欢逛一下当地的博物馆,特别是省一级的,总会遇见一些难得一见的瑰宝。只是青海省博物馆在国内众多博物馆中,虽算不得最差,但确实馆藏很弱,甚至都没有一件重量级的文物,浪费了博物馆还算气派的外观建筑。
而一家无趣的博物馆的典型便是,一楼索性全是歌功颂德的东西,因此可以直接略过。二楼稍有看点,可以看到各种精致的民族物件,也算是对青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个人偏爱藏族器物,所以坛城、唐卡、格萨尔王之类的,还是很能让我满足。
至于铜鎏金观音造像,实在算是青博的镇馆之宝,难得让人眼前一亮。
幸运的是,恰好赶上宁夏丝路临展,也算是弥补青博馆藏不足的遗憾。而临展中虽然只是不多的文物,但是逼格真的高出许多,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的敦煌、嘉峪关乃至张掖,再看看如今的西宁,感觉真的就要走出丝绸之路了。
Tips:
1.西宁上述景点均无门票,是的,包括东关清真寺现在也不收门票了。不过总体一般,如果正好有闲时在西宁转转,倒是值得一走,没有必要专程前往。
2.如果想要俯瞰西宁,个人更推荐南山,北山基本就是一个坑,而且观感、交通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