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2016-12-30 13:31:46)
标签:

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

冲浪

蜡染

陶瓷

分类: 驴行天下-外面的世界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有很多打开方式,但绝不只是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深度的体验才是巴厘岛最in的打开方式。

 

譬如冲浪,其实最开始我是拒绝。因为对于一个游泳技术不佳的人来说,从来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可以与浪共舞,哪怕只是浪头一掀,便可能坠入海中,难以起身。更不巧的是,冲浪日又赶上了细雨狂作,远方更是电闪雷鸣,但是乐吉安冲浪课的教练还是很淡定的告诉我们,这些对今天的冲浪都没有影响......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于是换上紧身的冲浪服,一身紧绷绷的就直奔Double Six海滩。海边的浪还是有点大,此起彼伏的,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里的浪都是向岸的。至于这里的沙滩则是非常柔软与细腻的,走在上面完全不用担心咯脚。冲浪教练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一看就是老司机,虽然个子比较矮小,但是很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一头飘逸的长发,也是没谁了。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趴在冲浪板上,跟着教练学习了几个最基础的动作,教练特别强调了绑绳的腿的方向,这也是能否在冲浪板上站起来的关键所在。一番练习后,便拖着沉重的冲浪板走向海中。这里的海水并不像山溪那般寒冷刺骨,反而温润得恰到好处。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当然海浪是没有这般温情的,一浪接着一浪的向岸袭来,好在Double Six海滩十分给力,水也不算太深,并且一直延伸到离岸很远的距离。而拖着冲浪板行走在海中,简直是件体力活,每次面对迎面而来的海浪之时,必须要将冲浪板竖着朝向浪头,不然便会连人带板被推回好几米,甚至直接掀翻。当拖着板走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上板,不过需要抓住时机,就是要等到海浪划过前,刚好趴在冲浪板上,便能自然而然的趁着浪头,直接冲向岸边。而就在冲向岸边的过程中,便可以尝试站起来,这一步也是冲浪技巧中最难掌握的。我反正前后尝试了56次,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剩下默默的一脸惆怅。脑补画面如下面这张照片,因为我就是后面那个哀伤的背影,而前面的则是我们团队唯一一个成功站起来的小伙伴,此处省略一万字......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站起来,但是就算只是趴在板上冲浪,依然是一次富有激情的别样体验。这也让我第一次觉得这种看似难以完成的极限运动,其实普通人也是可以尝试的,并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说完冲浪这种刺激性的体验,下面回归更文艺的巴厘岛体验,比如蜡染和陶艺。

 

巴厘岛有名的蜡染村位于登巴萨地区,又名Bali Bidadari BatikBatik在印尼语中是蜡染的意思,而Bidadari则意为天使。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虽然蜡染这种古老的纺织印染工艺听起来好像并不稀奇,也曾广泛流行于我国,特别是苗族、布依族地区,但这种工艺在宋代以后就逐渐衰落,反而在南洋,诸如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流行至今,甚至巴厘岛人平时穿的衣服,也多是蜡染布料制造。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印象中蜡染出来的布料,多以蓝靛之色、花纹图案为主,但巴厘岛的蜡染村则完全颠覆了之前的认知,因为不仅色彩上变为暖色调的黄褐色,图案上也不局限于传统纹饰,所有想得到的风物,乃至漫画,皆可作画成为布料的图案。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当然,如果想要更好的体验蜡染工艺,那么可以选一件纯白体恤,然后再请当地画师为您即兴创作一幅,作画的费用也不贵,1美刀即可。蜡染材料则是巴厘岛一种独特草汁做的配料,闻起来有点像沥青,但干透以后用水洗是完全不会掉色的。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我请的这枚画师属于稳健型,虽然言语不多,作画起来却是妙笔生花,不一会儿功夫,一件巴厘岛传统纹面男女头像图便已完工,甚为喜欢。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于是换上新鲜出炉的蜡染T恤,在蜡染村一旁的神庙试镜,还是蛮Local风的。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的陶艺体验也不算远,位于金巴兰地区,名为Jenggala。从外观上看,Jenggala好像只是一家蛮艺术的陶瓷商店,但实际上,里面却隐藏了一整个陶瓷工厂。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走进车间,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这里的工人多以妇女为主,从拉坯、印坯到刻花,女工们娴熟的技艺手法下,各种杯碗盘盆便已初具形状。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这里不多的男性工人则主要承担着更为技术的活路,诸如烧制、施釉等等,偶有参与制坯的,也多是些大体量的器物。只是男同胞们大多比较沉默,喜欢躲在远远的角落。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透过摆在铁架上的半成品陶器,正好可以看见女工们谈笑风生间的笑魇如花。我想没有任何工作可以常做而不觉枯燥的,但生活本就是这样的,所以乐观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如果说陶瓷工厂只是一次身临其境的观赏,那么参与到陶瓷制作的工艺中来,才算得上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在陶器上作画。穿过陶瓷工厂,便来到了Jenggala的陶艺工作室。工作室里挂有各种画作与陶瓷成品,文艺的调调蛮适合文青们大展身手。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不过话说年纪大了就经常提笔忘字,而提笔作画就更是难上加难,记忆中最后一次作画仿佛都已是十数年前。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于是只得参考网上的各种简笔画,满以为可以依此画一枚哆啦A梦,结果最后画成了四不像的狸猫。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没办法,至始至终都调不好笔触的粗细,所以根本就无法临摹线条,所以对于陶器上作画倒不如抽象的涂成大块的颜色,或是描画成各种线条、圆点。下面这张照片是小伙伴们最终的成品,换一个角度猜猜哪个才是我的?呵呵~


巴厘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