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2016-07-22 12:56:26)
标签:

日本

旅游

镰仓

灌篮高手

大佛

分类: 驴行天下-外面的世界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去镰仓其实算是意外,大抵是实在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所以东京注定不是我的菜。于是在东京略显无趣的逛了一天之后,临时决定改道镰仓。而去之前其实对于镰仓并没有太多了解,凭着几篇游记的印象和《灌篮高手》的缘故,所以对镰仓的印象更多的只是一种巡礼。不过也要感谢这次意外,让我收获了许多计划以外的惊喜。

从东京站乘坐JR前往镰仓,差不多1小时就到了,非常方便。在车上被一枚大爷搭讪,我猜测他应该是问我从哪里来的,不过他只会说日语,我又只能说英语,所以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理解到,然后就看到大爷一个人在那里自顾自念,最后又默默离开,想来还是有点神奇。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到达镰仓后,可以换乘江之岛电铁前往各个景点,所以电铁一日券自然是必备的神器。这条电铁线也是我在日本最爱的一条铁道,除了小清新的车厢,感觉沿线都太有故事,铁道沿着房前屋后的小路通行,有时候干脆就是街道的一部分,就像小时候走街串巷一样的,有种天生相熟的亲近感。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的第一站便是大佛寺。出长谷站,走入街巷,镰仓倒是没有奈良的清幽,偶见三轮车夫飞奔而过,又有些想念京都的时光。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大佛寺应该是后来重建,从门口的天王像就可看出,毕竟多了些漫画里的戏剧,却又少了些历史的斑驳。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好在标志性的大佛虽历经坎坷,甚至遭遇海水倒灌,冲毁了栖居的大殿,以至不得不露天供奉,但好在历经500余年,终究保存至今。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当然相比于国内的大佛,此尊国宝级的镰仓大佛真的有点愧对那个“大”字,而背上还开了两个窗子是什么鬼?难道想说大佛是折翼的天使?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更神奇的是,这尊大佛竟然是空心的,只需要20闷,就可以从佛像底部入内参观。当然进去之后也没有啥神秘感,空荡荡的非常无趣。我想说对于此事,大佛本尊应该是拒绝的。至于这枚在大佛前打坐的西方人,看上去则多少有些异教徒的违和感。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当地电视台正在大佛寺内做着节目,女主持活泼的风格大概和儿童节目有关,周围也围满了各种抢镜的小学生。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信众们关心的依然只是祈福,日本的规矩可不止拜拜,还要将香炉里的象征吉祥的烟气引到自己的身上,以求好运。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而这尊卓尔不群的佛像倒是蛮特别的,胸前围着红红布锦,看上去有些高冷。后来脑补才知道,这种造型应该是地藏菩萨。虽然在中国地藏菩萨掌管幽冥,但到了日本却成了儿童的保护神,胸前的红布锦和斗笠是最常见的形象,也难怪地藏和观音会是日本寺庙出现最多的题材。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如果说镰仓大佛还有所耳闻,那么去长谷寺则纯粹只是顺路,没想到却比大佛寺要有趣得多。作为一座专供观音菩萨的寺院,长谷寺依然胜在庭园的营造,依山而建,伴以精心修剪的松树、翠竹与四季各开的鲜花。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主殿看起来历史感不强,应该是后人重建,主尊十一面观音像倒是一如既往的精致,而且体量颇大。只是依旧不能拍照,而且日本大多数庙宇与神社甚至都不能使用三脚架。倒是殿外的各尊小佛、福神萌萌哒,和主尊的庄严形成了鲜明对比。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在镰仓穿和服的人不是很多,不过每每出现,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寺庙背后的散策路则是不错的展望台,沿着小路而上,可以俯瞰整个镰仓湾的风景:依然是丘陵间蔓延的小城,却有着面朝大海的延伸,所以镰仓虽然贵为古都,但大抵是临海的关系,却并没有被围囿在时间里,有着海滨城市自带的小清新,却并没有太多真正的古意。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长谷寺还暗藏两个彩蛋,其一便是这尊历史悠久的转经楼。转经楼这种祈福形态盛行于藏传佛教,在日本可能仅见于此。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另一个则是山下隐藏的天然洞窟。洞窟不大却蜿蜒曲折,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屈膝而过。石壁上雕刻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像,石床上摆有蜡烛,凸显一种神秘的氛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离开长谷,继续乘坐江之岛电铁前往镰仓高校。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一个隧道之后豁然开朗,传说中的湘南海岸出现在眼前,电车就紧挨着七里海滨而行。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从镰仓高校前站出来几步路,就到了《灌篮高手》那个传说中的十字路口。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其实来之前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朋友在樱木花道给赤木晴子挥手的闸道口等电车经过,看来不论国界,大家都有共同的青春回忆。遇到一个北京来的朋友,也是一个人过来的,大家在这里不约而同的等待,其实就是为了拍到电铁经过的一瞬,真的满满都是回忆。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我在这里等了三班电车的经过,不过拍摄的时候总是有些小意外,不是有等待过闸口的汽车乱入,就是来的电车不是《灌篮高手》里绿色电车,有些遗憾。北京的朋友则是个执着的孩子,表示还要继续等下去。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告别十字路口,沿着背后的小路往上便是镰仓高校,那里也是《灌篮高手》里陵南高校的原型。之前看游记有讲到巡礼的朋友混进镰仓高校里面,然后又被请出来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不要越界,在校门口看一看就好。不过这个校门口虽然有些似曾相识,但是陵南毕竟不是湘北,所以总觉得还是有点陌生。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不过再看看一路走来的镰仓高校的学生,其实那种青葱岁月的感觉一下子就又回来了。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从镰仓高校再到江之岛只有一站路,穿过片瀬海岸的街区,便是长长的江之岛大桥。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很多当地人都骑着车飞快的从桥上经过,不由得想到了《灌篮高手》的流川枫,也经常戴着耳机这样骑过海边。说到流川枫,想起小时候院子里一起踢球的哥哥,还曾经比着流川枫弄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发型,现在想来真的感觉都过了好久一样。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江之岛倒是热闹的很,赶上了春日祭,一群洗剪吹少年表演得活力四射,敲打着魔性的鼓点,很容易“这边唱来那边和”。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杂耍的艺人也铺开了阵势,很快便聚拢了人气,不过这个人总让我脑补出日剧里的怪大叔形象来~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而江之岛本身真的远超预期,不仅仅是《灌篮高手》里匆匆一瞥的远景,更有着迷人的海岸风光。当然这里也少不了各种神社,就像这条热闹非凡的登岛路一样,信仰总是填补内心孤单的最好方式。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江之岛供奉的便是日本七福神之一的弁才天,是一位精通音乐、善于雄辩的女神。说到七福神,其实也正说明了日本的拿来主义,因为这七位其实都是来自不同的信仰:大黑天(印度教)、惠比寿(日本神话)、毗沙门天(佛教)、弁才天(印度教)、福禄寿(道教)、寿老人(道教)、布袋和尚(佛教禅宗)。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登上江之岛山上的展望台俯瞰,无尽的大海与点点白帆逐浪而来,而江之岛也正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场地。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隐匿在江之岛海湾深处的“龙恋の钟”,自然是爱与誓言的象征,可惜ANDREW一人在东京闲逛,搞得我也弄得形单影只一样。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最后重点来了,江之岛我最爱的便是稚儿之渊,虽然名字比较古怪,但是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惬意的海风,欣赏海天一线的美景,很像当年涠洲岛给我的感觉。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至于逆光中的潮起潮落,相拥的恋人,拍照的少女,垂钓的老人,分分钟都是偶像剧的节奏。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据说在稚儿之渊也能望见富士山,只是此刻虽然天气晴朗,但却并不通透,想必数百公里外的富士山现在仍是云遮雾绕,和两天之前并没有太大分别。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江岛稚儿之渊,富士见4th失败

从稚儿之渊可以直接乘船返回江之岛大桥,省去了原路返回的时间。船不大,乘客围坐在船舷两边,船老大端坐在上,手背着操作船桨。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回望江之岛与眺望塔,时间过得真的好快,感觉就像刚来一样。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湘南海岸依然热闹着,而黄昏将至,再多的不舍终究需要告别。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乘电车返回镰仓,趁着转车的间隙,还是决定去鹤冈八幡宫逛逛。穿过人来人往的小町通,八幡宫就在步行街的尽头。跨过鸟居背后的石桥,庭园里的湖水被一分为二。岸边白色的纳奉旗在夕阳下随风飘荡,与开得正艳的花树相得益彰。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时代虽说是佛教中兴的时代,但作为本土宗教的神社其实并不示弱。鹤冈八幡宫与我之前见过的神社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拜殿建在山上,中轴线的概念比较明显,这一点倒是更像国内寺庙的格局。而神社整体以红色为基调,显得十分的热烈,又与清静典雅的佛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只是日近黄昏,神职人员也开始了关门前的收拾,热闹了一整天的神社,终究等来日落前的平静。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镰仓的最后还是要感谢热情的站台工作人员,因为尽管月台地上的标签里写了新宿的候车位置,但是站台的显示屏上又完全没有发往新宿的JR信息,所以一时有些搞不清状况,只得硬着头皮求助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就拿出了厚厚的纸质时刻表(其实当时我的内心独白是有些惊讶,因为居然工作人员自己都搞不清班次情况,很不像霓虹人的作风,不过后来想想可能还是和他们的严谨有关,要一再确认之后才给你准确的答复),一番查证后让我耐心等待20分钟,因为屏幕上只显示最近的三个班次,而前往新宿的则是在这三班之后。最后顺便说一下,到日本前最好能把相关地名的英文记下来,这样问路的时候才方便,因为尽管日本地名多是中文,但是发音却完全是两回事。就像“新宿”这个地名,你认识它,它不认识你,一番比划的尴尬之后,逼得只能现场用手机查发音,蹩脚的发出“新居窟”后,对方才能GET到你的点。

镰仓:巡礼纪,须臾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