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仲夏(三)

标签:
广西阳朔遇龙河小漓江骑行旅游 |
分类: 驴行天下-粤琼桂 |
7.20 阳朔(遇龙河)
住在江边客栈最大的好处
就是推开窗户就能看见辉煌的日出
老街上的房子也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和天边的云一般闪耀夺目
租上单车开始遇龙河之旅
其实在阳朔自助游
真的花费不了多少钱
一辆自行车也就5块钱
可以慢悠悠的骑上一天
想在哪里停就在哪里停
沿途都是如画的风景
体会一种自由自在的闲适
不过遇龙河一路骑过来
还是老外骑车的多
国人大多选择乘坐竹筏
让我们觉得阳朔更像外国
满眼都是鬼佬,呵呵
没有昨天的走的弯路
踏着脚踏车很快就到了工农桥
工农桥旁就是沿着遇龙河的小路
有时候离河很近,有时候却又穿行在山谷里
大抵是没有坐筏子惬意
不过每一次与遇龙河的相遇
都像是一次华丽的邂逅
码头的停留吹着清凉的河风
在河边与水亲密接触一番
湿身也是难得的一种享受
花絮:Joy被当地人误认为"母亲"![]() |
桃源码头是游客乘竹筏最多的起点
人山人海的堆积在码头
大抵国人有扎堆的习惯
过了桃源码头就全是乡间小路了
不过小路很不明显
大路一直延伸至桃源码头
而小路只是进入码头前不起眼的土路
还好差点就被骗去坐渡船到河的另一边了
不远就进入稻田深处 想起杰伦的《稻香》 喜欢那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
转角——小路拐入稻田
其实就是这个拐角
拍人物是再好不过的
风吹稻浪,放任思绪
可惜镜头不好,没有拍出感觉来
突然想起了一句诗词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不过也好像不是很合适
只是在这炎炎夏日
稻香绵延着遥远的想象罢了
路边不起眼的古桥 也能体会出如诗如画的意境 |
只是如此意境也只能与鬼佬分享了
还好鬼佬的领队是一个重庆小伙
能在阳朔遇见中国人真是不容易啊
所以我们也才有了这一张难得的三人合影
与鬼佬作别,不远就进入了旧县
结果此“县”居然只是一个“村”
中国的地名实在令人玩味
小食店休息,Joy充当卖水小妹儿
道路依然漫长
旧县离传说中的遇龙桥
还有7公里的道路
遇龙桥虽还遥远
但仙桂桥却近在咫尺
默默的连接着遇龙河两岸的村落
站在桥上望着来往的筏子
时间仿佛停滞在一个个画面
一切都那么的真实那么自然
喝口水继续上路
回望仙桂桥
继续“湿身”
在当地人指点下穿行乡间小路
道路是要近一些,却有无数的岔路
很纠结于每一次的选择
不过在如此田园风光之下
迷路何妨?
和我们一起纠结于岔路的是一群马来人
还有一对金发碧眼的情侣
想找一个中国人问路都很困难
骑到遇龙桥的时候真的有点精疲力尽了
老奶奶的玉米更是一扫而光
不过传说中的遇龙桥
并不比以前照片的想象
灰头土脸的掩映在村里
没有想象中眼前一亮的清新之感
不过走在青石板桥上
确实能够感到古桥的历史
凭桥远望,看不尽的包包山啊
遇龙桥到白沙还是走错了路
大段的上坡路骑得够呛
真后悔应该租一个山地车
好在没走多远终于重回正轨
过了白沙离阳朔就只有10公里了
道路看似平坦,实则缓坡连绵
一口气骑下来还真不容易
快到漓江的时候
意外的出现了大段的下坡路
脚踏车飞野似的一路下滑
像风一样的感觉,蛮刺激的
当回过神来的时候
阳朔已经到了
回客栈休息到傍晚
在漓江边转了转
居然发现下到漓江边的小路
原来大家都在漓江中嬉戏
怎么昨天就没有发现这个好地方呢
漓江就是安逸
河滩很浅延伸到河中间
清澈的江水很适合游泳
只可惜出来前摔了一跤
只能看他们两个耍的命了
本命年就是多灾多难啊
黄昏的漓江是迷人的黄昏的漓江是迷人的
不得不佩服鬼佬
在什么地方都有晒日光浴的习惯
绕了很大一圈 发现阳朔还是西街吃东西的地方最多 在阳朔公园对面好不容易找到一家 小妹儿居然都不晓得阳朔的黄焖鸡是特色 还好厨师还算清醒 做出来的味道也还不错 |

傍晚登上阳朔公园里的西郎峰欣赏阳朔的全景
只可惜时间早了一点,没能看见阳朔的夜景
其实最初是想登电视塔或者观莲峰的
不过这一天骑行下来也确实没有多少力气
近处的观莲峰、稍远的漓江、更远的包包山
西郎峰上的阳朔也还是很漂亮



登山的大多都是当地的人
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并不多
不过登高望远的感觉总是让人心胸开阔

入夜没有去西街泡吧
而是继续在漓江边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