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说的

(2021-09-08 07:30:31)
分类: 230班的欢乐时光

说说今天的课堂

开学第三天。今天下午,看孩子们完成作业。有少数几个孩子在中午的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下午就安静地看书,还有一部分孩子会抓紧时间认真完成,还有几个孩子看到我进教室,才意识到要抄写作业、完成作业了……

有些家长总会有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总会磨磨蹭蹭,不能自己规划好时间。其实每个孩子的状态都不一样,而这个状态的来源主要地就是家庭和孩子身边主要大人。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不是说喊他读书,他就会读好书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在于每日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渗透,每日的重复,就是孩子的世界。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每天,而是应该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才好。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课堂很多孩子有了很好的跟进。跟进的状态表现为孩子会积极用语言、行为来回应课堂。像成养怡、周玟妤等孩子,几乎每一个问题都会很迅速地回应老师,并且回应是有质量的。不是别人说什么跟着说,而是有自己清晰的思考。课堂中,我还看到很多孩子能记录下我口头或是书面表达的内容。

刚下课,陈瑾睿和周玟妤就把笔记送上来给我看玟妤告诉我,她在预习的时候就已经将一课背下来了,她说妈妈告诉她,贺冠儒之所以成绩优异,就因为他会将课文都背诵下来,她自己表示认可,也努力去做到。两个孩子书上的笔记,不仅详尽,书写非常漂亮。还有一些孩子也会跟这俩孩子一样,手不离笔,手不离书。什么是稳稳的注意力,这就是。孩子内心清澈,他所有的情绪都在课堂上,都在自己的身上(这不是自我中心),不要别人的关注和表扬,他自己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孩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向前。

我们的孩子不是缺乏关注,有很多的时候是我们关注不当或是过多。所以,亲子关系,陪伴孩子成长,父母需要多学习。

我自己有深刻感受,从孩子呱呱坠地到现在,是自我的学习成长让我逐渐少了一些迷茫,多了一些清澈。 孩子在每天向前,就像梅子涵先生说的 ,不论是紫丁香,还是野草,孩子都在成长,但又会是多么的不一样!

今天课堂上,会看到张心怡、张景开、朱诗瑶、宋婉晴等孩子随时专心做笔记,还有陈思涵、贺冠儒、陈瑾睿、王铂竣等孩子每一个问题都跟进得非常好。在课堂上,举手、回答不是唯一的标准,我更会关注孩子上课呈现出来的专注、沉静、投入的状态。平静沉稳的状态才是学习最佳的状态,因为如此,东西才会一点点入心。

也请爸爸妈妈关注孩子安静、自主地学习状态。到了四年级,有些东西是会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已经有良好学习状态的孩子,不会有畏难的情绪,哪怕慢一点,哪怕暂时没有得到表扬,他也会用心跟上。

 

很多东西说了三年,很多东西也练了三年,同样的,同样的老师,跟进有快有慢很正常,但如今还不知道跟进的就会是要特别付出心力的孩子。对于学校来说,老师看到的是更多积极的力量,然后一点点引领,希望更多更好的生长!

说说“双减”的背后

今天公布了卫生安排表“试用版”,马上就有孩子来找我:老师,我只能周四完成打扫任务,因为其他时间我都需要去上培训班。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很多家长会说,以后孩子学习真的就是拼家庭了。有的家长觉得我自己能力比较差呀,我对学习也不懂啊,那我的孩子以后是不是吃大亏了。无论什么情况下,就包括遍地辅导班的时代,我也是这个观点,家庭学习环节才是真正培养学霸的温床。什么时代都是要拼家长的,拼家长也有三个段位,其实只要做到了初等段位,孩子的学习就不会差,你要求他,引导他甚至逼着也好,管着也好,让他把学习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然后监督一下,他是不是真的都做了。其实学习成绩这件事和我们现在工作是一样的,好不好就取决于他学习工作的每个环节你是不是对他有明确的要求,他是不是能达到标准,如果答案是是,结果一定多半是好的。只要能做到这点,孩子考上本科是没有问题的。再高一点的段位是什么?您努力成为孩子的精神伙伴,能够跟你无障碍的交流,让孩子信任你,别让他出现所谓的青春期叛逆,不愿意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形成所谓的代沟。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俯下身子,让自己看问题的高度降到和孩子一样高,你会发现视角真的不一样,多一些同理心,不需要家长有太多文化,只要说出话,孩子爱听,这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不大。引导孩子成长,最高段位是什么?拼孩子不如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足够优秀的人,让自己的光环照耀自己的孩子,让自己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和榜样,让他发自内心愿意向爸爸妈妈学习。

所以“双减”政策下,没有培训班补习了,会担心孩子学习节奏跟不上?不用担心,就跟着老师正常的作业走,多数孩子你能按照这个步调走下去,成绩都不会差,至于英语、语文这些需要下功夫的科目,在日常积累把它下到,最典型的就是每天去朗读课文,在加上背单词,抄抄写写的工作,把这些都做好了,成绩是不会差的。

我想暑期里,大家一定会看到各种关于“双减”的评论,这里面的确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但有一种情绪在父母心头普遍存在:那就是慌和害怕!看到别人学什么,如果自己不去,就会慌,就会害怕。如果孩子跟别人学的不一样,就担心孩子会落后。在这种不平和不平静的状态下,其实,从眼睛到心里只关注了家长自己的感受,至于自己的孩子到底有什么特点,有哪些需求,根本无暇顾及。只是一个劲儿地跟着“大家”或是“别人”跑。在我看来,学习最可贵的是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每天都在奔忙中,小小的孩子也会身心疲惫。之前就有孩子掰着手指头都没有数完自己的兴趣班,从早到晚,从学校到培训机构,从周一到周,几乎都在这里那里穿梭。从我个人来看,最需要也最温暖的教育应该来自家庭。一家人热乎乎地吃个晚餐,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看点书,说点话,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学习当然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上学的孩子的工作职责,但是学有章法和规律。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听课——完成巩固作业——多阅读——动手尝试、动脑思考、与人交流分享,这才是学习的流。而这个大部分应该在学校和家庭完成。尤其是阅读、交流的项目,父母是孩子最好分享对象。如果没有家庭的餐桌时光、地板时光、书桌时光,孩子的成长必定多一些障碍。

就我个人而言,不赞成孩子平时的晚上上兴趣班。放学就应该回家。吃饭前在院子里玩一玩,对于身心和眼睛都是很需要一个休息调整,晚上读书、检查作业、散步、对话……这才是生活的常态节奏。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一直需要的生活的温度。

上了四年级,很多家庭会开始考虑升学的问题,这是大环境。偶尔就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上点兴趣班,给孩子一些补充未尝不好,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内心要清楚,我们要一直陪伴着孩子坚持、有序地做些日不间断的事情,升学也才会水到渠成!

每天在做,每天在重复的是对成长的养护和鼓励,很多东西也就不会成为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