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进教室,孩子们在认真诵读,尤其是二三四大组的孩子特别专注。也有两个孩子需要我做出提醒。
一个集体中,总是有快有慢,我们多看积极的力量,也相信每一个孩子会更好地跟上集体的!
今日语文课上,骐帆和佳鑫闹了别扭,起先骐帆是有举手,但我采用的“冷处理”,提醒孩子们好好听课以后,然后继续把课上完。
下课后,我走到俩孩子跟前,询问起事情的经过。佳鑫最近磕了下巴,她寻求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每日清理书包,书包太沉加上下雨地滑,才导致自己摔了一觉。所以她这几天都是对照着课表来整理书包的。哪知道骐帆把她桌上唯一一张课表弄破了。佳鑫有些生气就拿起彩笔画了骐帆的衣服,骐帆也不甘示弱,就拿笔画花了她的书。结果是,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一节课都没有静下来听课。
骐帆最近似乎满身“带刺”,同学们看到我在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事,也凑过来“是啊,骐帆刚刚还和231班某某打起来了。”、“他刚刚还故意推我。”听到同学们议论,骐帆只是不停地反头说:没有!
骐帆有些不服气,嘴里嘟嘟囔囔地。我说:你先别不服气,人家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起你,一定是你做了什么事,才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也许你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调皮,但是确实已经影响到别人了,或许别人内心里还非常不喜欢你的这个行为。回到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如果回到最初,你可能是不小心弄破了人家的课程表,是你一句诚挚的“对不起”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哪怕最开始也许是她先碰到你,也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你们俩这么计较,你画我衣服,我画你书,如果矛盾升级,还指不定谁鼻青脸肿的。事情就解决了吗?
大家听得特别认真。一旁的孩子说起:就互相道个歉吧,不要为针尖大的小事斤斤计较,人要有比天空还宽广的胸怀,我们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听了孩子的话,我也做了表达。
50个人,这么大的教室,总会有座位宽一点窄一点,总会有碰到的时候,如果一点事情就大动干戈,其实不舒服的首先是自己。第一自己很生气,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第二,总是在集体中闹,就像我前面讲过的故事一样,“钉子”钉多了,身上“刺”太多了,不好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多。友善、宽容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好好滋养并多多生长的!
两孩子互相道了歉,便要求孩子把笔记补一补。一旁的孩子说:“哎,因为小事一节课没听,吃亏更大的。”听到孩子说,有时觉得他们就像小大人一般,说起了也是满是感慨的。
孩子们在长大,每天的都会有不同状态出来。
女孩子随着长大,小心思会多一些,爸爸妈妈要关注的就是女孩子的情绪变化。“她不和我做朋友”“我明明只是说这样,她却说那样”......不管孩子和你交流什么,首先你都要给孩子一个可以讲话的安全和温暖的空间。这个时候,尽量少责备,多陪伴。孩子在表达的时候,不要随意评判,让孩子可以完整地述说。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寻找照顾好自己也不影响他人的方式。
而男孩子最要关注的就是“攻击性”。班级有几个男孩子下课的时候特别喜欢打闹,也经常发生矛盾。男孩子往高年级走,除开引导行为方式后,要多参加健康适合的体育运动。喜欢追闹的孩子在家里也需要爸爸妈妈多加关注。因为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也是注意力特别难以专注的孩子。
另外,当孩子在学校发生矛盾的时候,不急于批评,也不应该随意评判。大人平和冷静地面对,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成长每天都在进行,看与不看,想与不想,都会长大,但肯定是不一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