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简单的防辐射措施是什么?

(2011-03-16 07:54:49)
标签:

西弗

巴西

核辐射

原子能发电站

放射性物质

健康

分类: 转载
最简单的防辐射措施是什么?

  上海专家:远离放射源最简单的防辐射措施是紧闭门窗来源
  如果大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普通人该怎样防范?昨天,记者采访了上海市职业病医院核辐射科主任徐孝华。他表示,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如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等。
  勤洗手,避免内照射

  沐右认为,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比如说和天然辐射比较小很多,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据核电专家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比如一次医院拍片大约吸收1.2毫西弗、坐 10小时飞机,也会接受30微西弗辐射。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平时,核电站对周围核辐射比天然辐射小得多,“对核电站的恐惧是没有道理的。”沐右认为。

  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碘片。

  “茶树精油肯定没用,什么精油都没用。先不要忙着买口罩,吃碘盐及任何含碘药品。”科学松鼠会提醒,普通民房虽无法保持微正压,但紧闭门窗仍能避免部分放射性微尘进入。若身处放射性区域,进入室内后可将外套外裤集中放置,然后使用清洁水源冲洗身体。冲洗法可去除核沾染物,当然必须保证冲洗水源没被污染。勤洗手,避免内照射也是关键.

  ●如果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该怎么防范?

  徐孝华说,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二是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简单的防护就是紧闭门窗。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同时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一定要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受到核辐射会有什么后果?

  徐孝华告诉记者,人体受核辐射的影响与剂量大小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说,受到核辐射后的急性初期症状就是恶心、呕吐、发热、腹泻。如受辐射比较严重,发展到了极期则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最严重的则是脑部出现症状,也就是说神经系统受到影响。

  ●想知道自己是否遭受核辐射,该怎么办?

  怀疑自己遭到核辐射,可以到上海市职业病医院核辐射科、上海市放射病医学研究所等单位做相应的检查。如果诊断出是受到较浅的核辐射,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促排药来治疗。相对严重的,也可以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徐孝华说,如果受到了核辐射,应该尽早检查治疗。
------------------ 更多精彩文章-----------------------

不同辐射剂量对人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最易遭受的五种辐射

现代人面临哪些辐射?

八类人应少打手机

手机辐射强度最高的三种情况

卧室里不要放这些电器

女人必读的月经档案

女人必知的六个常识

指甲变化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女性个子越高寿命越长?

治感冒七个怪招

孩子坏脾气可能因为饮食不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