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箧里簪花字几行

(2008-12-08 13:21:21)
标签:

金豆豆

金岩

莼波居士

诗歌

女诗人

   写在前面:
    此网站是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学习平台)获奖作品。是为喜爱古代女诗人(词人、文人)的人们提供的一个在线资源库和交流平台。
    资源库为豆豆历经五年收集整理而成堪称心血之集共收录:诗人193位,诗词559首,文章和连载 99篇,格律和其他资源83条

    有诗词在,有知音在,她们就活着。

    ——这是豆豆的心愿。

    无疑,豆豆为国学传承与发扬光大尽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莼波居士

                                                         
                          箧里簪花字几行 
                                  
作者: 缪斯的竖琴金豆豆
网站缘起

   这里是女子诗词门户站点,是为喜爱古代女诗人(词人、文人)的人们提供的一个在线资源库和交流平台。
  内家复道工词赋。赋就新词易断肠,银筝细笛小秦王。镜前漱玉词三卷,箧里簪花字几行。这是陈维崧评价徐灿的一句话,是大部分古代女诗人真实的写照,也是本站得名的缘由。
  做这个网站只有一个原因,我希望有人记得她们。
   提起诗人,能想起古代诗家的本已不多,而在大多数人眼里,古体诗词似乎也只是李白杜甫苏东坡。古诗中多有写女子的情爱纠葛,别愁闺怨,缠绵心致,可纵将《全唐诗》读遍,做诗女子又有几人?对于多数人,知道李清照已属不易。其实女子的才情决不亚于书生,在温婉细腻上还应是更胜一筹。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女子的诗词并未受到重视,渐渐散落。
  幸而今天,我们还能搜集到一些断简残章,拼凑出她们的诗作,管窥她们的人生。
  最有名的,如宋朝四大女词人,除了吴淑姬雅好阳春白雪,嫁与士人,不知后事如何(其实也是资料太少)之外,李清照、张玉娘丈夫早亡,朱淑贞的婚嫁据说更为不幸。
  “恩客初迎心已木,洞房人远袖微凉。”烟花女子,轻抚琵琶,色艺冠绝,吟风弄月,在轻佻的句子中,却藏着失意和心伤。严蕊获释,终于写出“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一段风流佳话。她们是才子的红颜知己,懂得欣赏他们的才华,然而她们自己的才华,却永远不会被所谓正人君子接受。
  与青楼与教坊中的女子相比,各朝后妃公主应是幸运一些。可是,尽管她们地位尊崇,锦衣玉食又如何能排遣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征袍寄信三生石,红叶传诗一段香。”才貌双全的宫女们不得召幸,深宫寂寞,便提诗红叶,藏信征袍。有幸的,遇上开明皇帝、天赐姻缘,终身有托;无幸的,只有在宫中终老一生。
  “醉主娇容投银鉴,断弦纤指衬罗裳。”皇后嫔妃自然能享受荣华富贵,但一旦失宠或是亡国,又当如何?这冷宫之中倒是锤字炼句的佳所。她们也并非只会低吟宫词,单是花蕊夫人在蜀被宋朝灭亡后写出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一般男子便远远不及。然而“女子无才便是德”未必没有道理,辽后萧观音倾国之姿、绝世之才,却因为所谓的《十香淫词》和被曲解的《怀古》诗而被迫自尽,临终前连见皇帝一面也不能够。后妃们纵有万般才气,“知情一片月”又在哪里呢。
  “金枝垂蕾谓殊幸,玉叶漂蓬归异乡。”天之娇女,并非事事顺心,如江都公主、宜芬公主、千金公主等远嫁,难禁悲愁,又无法化为黄鹄飞回故乡,只能写下“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等句字,证明她们曾经存在。
  “及笄十五泼浓墨,夫婿寻常爱淡妆。”极少数小家碧玉,家资殷实,夫婿忠善,才能够悠闲地品茶论诗。或许某天诗作被人偷出一两首得以流传,又遇上知音之人,传为佳话。
  但如此幸运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才华横溢的女子,或者家国零落,或者遇人不淑,难道女子拥有了绝世的容颜与才艺后,上天便不再给予她幸福?
  千春一恨!随风飘落的,且断尘缘先逝去,始知鸠鸟自贪伤。淡看人生的,千度春秋千盏酒,几翻云雨几高唐。

   谨成《潇湘夜雨》一首,遥祭芳魂:
  筝破新词,梅飞旧曲。贪看织女牵牛,指间写尽古今愁。
  双小字,慵拈象管;闲砚席,娇语温柔。纫香久,直饶数阕,尽付双眸。
  相期觅句,风裳冷浸,良夜悠悠。每来新篇什,无乃风流。
  人窈窕,丹青伴酒;诗瘦损,觞水同流。犹堪爱,鸣禽弄舌,替我赋登楼。
   同时,这个网站,于5年之内,陆陆续续做成。从最早凌乱的html页面,到可以在线增删的数据库,再到今天的研究平台。数据虽然不多,但毕竟有了框架。
  希望记得她们的人能够增加对她们的了解,希望不记得她们的人在偶然间遇到她们。那毕竟是最空灵凄绝的一抹色彩。
  有诗词在,有知音在,她们就活着。

     

    相关图片:

 

  http://guqin.host6.itpz.cn/poetess/css/01/poetress.gif
作者: 缪斯的竖琴金豆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青春的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