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閶门经七里山塘至虎丘

(2009-04-21 18:58:09)
标签:

吴越春秋

吴王阖闾.

夫差

伍子胥

勾践

分类: 散文.游记

自閶门经七里山塘至虎丘

2009年三月的一个清晨,一泓在閶门外小河边一座小小的石阶上上了一条小船。正是江南杏花烟雨的时节,在船娘依依呀呀的水调中,姑苏的波光水影、烟柳画桥渐次映入我的眼睛。

枕河而居的故苏人家和这座古老的小城才刚刚醒来,女人们都在水边梳头洗脸、淘菜浣衣。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相传春秋时,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建水陆并行城门八座:閶门、盘门、胥门、蛇门、娄门、匠门、平门、齐门。立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立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当海水涨潮时,就关闭水门,以防水位上涨;当外敌入侵时,就同时关闭水陆城门,御敌于国门之外。可惜这些水陆城门,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没能完整保留下来,只剩盘门,至今仍屹立在姑苏古城的水面上。

在初春杨柳风轻轻吹拂下,我的小船渐渐靠近这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陆城门。厚重的城墙,古朴典雅的城楼,弯曲有度的水陆码头,让人不能不佩服这个伟大的天才的设计。可惜这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运气不是太好。吴王夫差轻信太宰,竟赐属镂之剑让其自尽了。伍子胥将死,曰:“抉吾眼置之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不过几年,越人就打进来了。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王夫差临死曰:“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然后自刎死。

吴越春秋的故事在姑苏人的嘅叹中渐渐远去,我的小船也顺着山塘渐渐远去。相传山塘河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开凿的。挖出的河泥又用来筑堤,筑成了山塘街,也称白堤。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的閶门到虎丘,长约七里,故称七里山塘。

顺着七里山塘,我跟随白居易、苏轼等进了虎丘。虎丘是吴王阖闾的墓地。相传吴越争战时,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战,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闾指,军退七里,吴王病伤而死。吴王阖闾死后,葬于虎丘。(当时叫海涌山)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晋代又修建虎丘寺,将虎丘山团团围住。故山藏古寺中,入寺始登山。明朝诗人高启诗曰:“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

到南朝陈代,才又修建了虎丘塔。当时人登虎丘塔,势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嘅叹。直到明朝,塔才倾斜了。虎丘塔为中国第一斜塔。

入虎丘寺,过海涌桥,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见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

相传吴王阖闾得宝剑“干将”、“莫邪”后,以石试剑,留下试剑石。至今仍留在虎丘山山路一侧。石中赫然一道裂口,就是当时试剑所至。(相传剑池也曾用以试剑。)可以想象这两把宝剑之锋利,真是削铁如泥,-----不,是削石如泥!

憨憨泉为梁代古迹,号称“天下第二泉”,用憨憨泉泉水泡白云茶,为虎丘珍品。从试剑石上去又是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

剑池象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相传吴王阖闾死后,沉宝剑三千于涧底陪葬,(其中包括鱼肠、专诸等宝剑)并积虎丘岩石渗水于其上,故名剑池。

剑池深涧幽泉,有吴王阖闾墓穴之门壁立于此,有宝剑三千沉于此,清涧深泉与宝剑之光交相辉映,寒气逼人。

相传“剑池”二字是书圣王羲之手迹,右边的“风壑云泉”是宋大书法家米芾手迹,大门边“虎丘剑池”四字是颜真卿手迹。(也有真“剑池”假“虎丘”之说。意为“虎丘”两字是假的,是后人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