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孙手记(三)

(3)给自己订目标
儿媳出差十多天了。
那一天我接孙儿时,老师对我说,他最近有进步。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对我说:“爷爷我有个想法,我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考个好成绩,等妈妈回来,给她个惊喜!”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给自己订学习的目标,他确实在进步。
第二天我接孙儿时,他告诉我数学考了两个100分,待了一会儿,又告诉我语文考了59分。回来我看了卷子,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10个“词语”他只写对了一个;第三题写反义词,一个也没写出,他把“反”当做“近”。
以往他对考试成绩不甚看重,这回,因为事先自己设了目标,所以对成绩比较认真了。当晚我们对语文卷面一起分析,然后重做了一遍,直到八点半才吃饭。
专家们曾批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那年三妹的外孙宁宁来我这里,我才有了见识。宁宁是在老家一偏僻农村上幼儿园,进小学前他的汉语拼音完全过关,稍一指点他就学会了查字典,进而可以阅读,写日记。现在他在老家县城一座小学读三年级,今年春天我见到他,告诉我他在班里当语文课代表。不过,他们班的语文课代表也多,每个小组有一个,可见“小学化”的不止他一个。
我孙子上的幼儿园在城里,条件相当好,他们像以往幼儿园那样,以玩为主,孩子挺快乐,家长也轻松;没有想到,到入学的时候,他进了重点小学,学校教学起点很高,我孙子就不适应了。但是他不懂,仍然以玩为主,很快乐,可是我担心他后边在学校的日子会不好过,还是要抓紧帮助他把欠的帐补上最紧要,既然进了这样的学校,就要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不一定当尖子生。
我想,对于这样的情况,政府教育部门应当出面协调,家长也要因势利导,积极应对,不可较劲,要对孩子负责。(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