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推荐这一视频

(2013-07-18 22:01:39)
标签:

感悟随笔/

分类: 有感而言
                              我为什么推荐这一视频
   前向朋友匆匆推荐了央视十套一期<讲述>节目,未来得及说明理由,现作一补充。
  节目讲述的是北京大学腫瘤医院的一些相关资料,共5集。
  我先是隨机看到这期节目的一个片段:胸外科主任陈克能正在为一医生未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而发火,他说:"24小时之内,开过刀的病人会出事,早知道,这个病人就会得救!"他说:"这是小概率事件,一辈子可能碰到一回两回。一回两回对你这医生,对你自己来说一回两回,对这个病人来说就永远失去了生命!"这样的话,以前在别处见过,现在听到一个医生能这么讲,给人感觉,用时髦的话说,叫"让人眼睛一亮!"
  他还向记者讲了为什么因一个标点符号对学生进行批评。他认为,医学不完全是科学,它需要更多人文的东西。他说,一个医生严谨性不行,怎么能说,这个事做不好,我到人身上一定能做好,这是不可能的!
  医生的职业本来就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陈主任如此强调人文精神,对其他行业來说,对更多关乎于人的人来说,当做何想?
  我想起多年前,某地筹建电视发射塔,据说领导上定的安全指标是死人不能超过8人。后来电视塔建成了,据说死了8人,没有超标,为"正常"!
  在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时,为评估和问责的需要,有关部门制定了标准:一次事故死亡1一2人为"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3一9人为"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则定为"特大死亡事故"。
  这仅是事故发生后的评估标准,绝不应是生产管理标准!
  不管多么大的工程,都应当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才是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我国航天工程,每个项目都能精心组织,对人员进行严格训练,保证安全,万无一失,这也是各行各业的榜样。
  传说曾大有名气的农村暴发者xxx,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将邻村一农民轧伤。他没有采取措施及时救人,而是让司机看看,那人没死,再开车轧死,这样可以一次性赔偿几万元了断,避免以后纠缠不清。邻村的群众气愤不过,说"xxx,你躺到那里,将你轧死,我们加倍赔偿你钱!你干吗?"
  人非蝼蚁,生命无价!
  那些平时只是把"以人为本"挂在嘴头上的人,或者自以为经验丰富,或心存侥幸的人是很危险的!
  陈主任说到概率向题,也引起了我的联想。
  我有一位朋友,在部队学的开车,受过严格训练,回到地方仍开车,后来调到机关担任司机班长,日常管理特别严格。有一次我坐他开的车,见他处处礼让,宁停3分不抢一秒!这和我后来在美国见到的情形一样,他说:"车开得时间越长,胆子越小!"我很赞赏他!他是在尽量避免那个不确定的事件的发生。
  有些事通过个人努力可以控制,如杂技演员,他可以极尽努力强化个人训练以避免失误,以至做到万无一失;而司机不尽然,除了个人的努力和经验以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那只能靠提高警惕加以规避!
  后来我从网上找到了这档节目的地址,把1-5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想到该介绍给更多朋友看,主要是1-2集。
  从节目中我们还会看到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的辛苦:一天5台手术,从早晨8点进手术室,晚上8点出来,中午不能吃饭;晚饭后,主任回家休息,其他医生还不能下班,他们说每天都要忙到十一、二点,有时加班到凌晨1点。
  他们也应得到关怀。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我知道的当数钟南山院士。据报道,在与非典斗争的年代,他带的团队,无一被感染,工作成绩最好,他真正做到了人文关怀。


相关文章:推荐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推荐视频
后一篇:提词儿和自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