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树及其他
鹿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生疏,在战国时期就留下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典故,遂有“中原逐鹿”“鹿死谁手”等成语流传;在民间,许多年画里也都有鹿,它代表了“福禄寿喜”里的禄,鹿禄通。
鹿的种类很多,通常我们说的鹿大多是指梅花鹿,现在我国将其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说明其珍贵和稀少。我在美国看到的鹿大概也属于梅花鹿,在许多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在路边常见到这样的标牌(左图),告知人们此路段常有鹿活动。我两次在路上见到被车辆撞死的鹿,据说有的为此造成交通事故。

这里的鹿和人们的关系很融洽,它们经常在黄昏后和黎明前到居民小区活动。这是被鹿趴开的积雪,它们为了啃食地上的青草(右图)
我上次来美国就注意这一群生灵了,我很想拍摄到一些它们的照片,但是一直缺少机会。有一次我在室内見一群鹿在窗外走,便急呼女儿拍摄,匆忙中拍了下面的照片,我一直收藏在电脑里。

这次来美,我把拍摄鹿当作一件事来做了,先后和它们接触了十多次,逐步了解了它们的一些习性。它们胆子很小,感觉很灵敏,细长的腿跑得很快,它们老远一见到我就跑开了。由于器材和技术的原因,我一直没有拍摄到理想的片子。

上图是1月10日上午(当地时间,下同)我在住地附近拍到的景象:画面中央三四个黑点是在吃草的鹿,背后树林是它们的栖息地,树林面积大约有50亩,周围是公路,公路以外是零散的建筑物,建筑物间仍有林木和草。

从另一个角度拍到的。

剪切编辑后的效果。


1月11日,我沿着被汽车轧出的路,慢慢地接近它们。

它们发现了我,十分惊恐地仰起头,顾不上吃草。
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不怕来往的汽车却怕人?

没有等到我进一步接近,它们便迅即跑开,竖起的尾巴,露出了白色的毛,像秋天里的苇絮在寒风中摇曳。

我寻迹踏入那片树林。

这是一片古老的树林。不知道什么原因锯倒的大树没有被取走,任其枯朽。
新生的林木
终于在密林深处我发现了鹿们的踪迹。


惊吓了它们,我有点于心不忍。我实在是出于好奇,我想尽量表现得温和一些。
我发现自己在变化,以前我见到弱小动物总想逮到它们,小时候在老家逮过鸟、刺猬、野兔。在这里我不敢,人家有严格法律保护;不知不觉中,觉得它们不仅应当保护,因为它们是人类的朋友,甚至觉得它们还应当得到尊重,在人们没有开发这片土地时,它们应当就是这里的主人呢!



这一截倒在地上的枯朽老树,说不定其生存年代比它的祖国还要久,她身后立着的树桩可能是其原来的本。



接触得多了,我挺喜欢它们的,后来我发现它们也不怎么怕我了。有时觉得它们在向我问话:你们那里有我们的家族吗?它们生存得怎样?
我回答是肯定的,至于生存状态我不能十分讲得清楚。我在动物园里见到过,通过媒体了解到我们有许多鹿的养殖场。至于自然状态下生存的鹿的状况怎样,我不知道。



我第一次来美国时,跟着女儿女婿转了一些地方,从外表上看,总觉得这里像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山东农村:树木,草地,飞鸟,山野的动物,夜空的星星,小河的流水,人们之间亲近,礼貌。
最近看到一篇博客说,美国像一个没有开发的大农村*,我看到的鹿和树的自然生存状况大概也能说明这一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e0f88fe0100xyr0.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