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汉字

(2010-05-11 08:45:16)
标签:

文化

分类: 有感而言

 

   在我小时候的乡间,人们普遍遵守一个教条,就是尊重文字,凡是有字的纸都不得随便污损,否则,便会亵渎了神灵。我祖父小时候因家贫没怎么读书,在我刚记事时,见他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废字纸带到河滩焚烧,他那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也许与此有关,我的博客就是从我最早接触汉字的一些故事写起的。

   但我最近有点疑惑:我们的汉字的前景会怎样?

尽管我们的文化曾经历过"大革命"的野蛮破坏,文字也遭受到摧残,但现在我们毕竟在逐渐地修复。比如,我们的基础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提高;经专家论证,国家废止了不合理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2001年国家及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从各方面感受到一些负面信息。比如,韩国有学者建议他们国家把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国内有的学者倡议恢复繁体字,据说这样有利于两岸统一;听说马英九在台湾倡导“识繁书简”;又说马要拿我们的繁体字“申遗”;最让人心烦的是,我们许多公共的文字载体,肆意在糟践着我们的汉字,有人嘲曰“无错不成文,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戏”。

   其实,我们的汉字从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3600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在的国家法定通用文字,经过了多次演变,(我曾从书法的角度作过统计,汉字至少有16种形体或写法,各在不同时期被采用)。至于今后汉字简化以及怎样走向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需要专家学者们长期潜心研究,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我有一部民国二十五年出版的《学生小词林》,它的附录有一份“常用简体字表”(下图)。有人说,汉字简化发端于清末。书法中行草常有简体,他的发端则更为久远。

   由此可见,我们走的路没有错,要紧的是,现在要有更多的人自觉地爱护我们的汉字,不要随意亵渎她。

 

 我们的汉字 我们的汉字

 

    我们的汉字

 

我们的汉字 我们的汉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姨夫
后一篇:救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