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食品添加剂的10项原则

标签:
美食民众食品添加剂生活提醒危害规定摄入营养食品安全保健杂谈 |
分类: 社稷感怀 |
记者了解到,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我国目前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有2300余种,在发达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更多,美国有接近4000多种,日本也超过了2300余种。尽管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比如增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等,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范围,也不能超过最大使用量。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如果滥用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将有可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如长期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有的能加重哮喘患者的病情,有的能导致过敏,有的能引起儿童的多动症;某些人工甜味剂经动物试验证实长期过量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动物肿瘤;肉制品中残留的发色剂亚硝酸钠可能与产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对机体造成的潜在性危害;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过量使用,不仅破坏营养物质,还会产生需在肝脏中进行分解的苯甲酸,过量食用对肝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由于目前市场上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对每一种合法添加剂的含量都进行全面监控,事实上存在着成本难题,也就是说,添加剂是否超标使用,基本要依靠食品加工企业的道德自觉。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应铁进教授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目前,我国对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立法还是空白,确实有很多滥用的情况存在,从安全角度来讲,很危险。比如,不少商贩会在提供给酒店的半成品(如泡发的菌类)中使用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险。”
现在在我们生活中,许多食品的美妙口感都来自食品添加剂。无论是酸甜的糖果、香浓的零食,还是酥脆的饼干和柔软的蛋糕,都是食品添加剂的杰作。但是对于市民来说,如果无法根除对添加剂的恐惧,每天吃进去这么多添加剂依然是一件让人忧虑的事。
应该看到,添加剂尽管能带来色香味,但是它们中的大部分并非人体必需的物质,所以生产厂商应该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也可以想办法尽量少地摄取添加剂。
如何与这些添加剂和平共处又不失我们的生活品质呢?不妨来看看这10项原则:
1.
2.
3.
4.
5.
6.
7.
8.
9.
10.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
醋和酱油是实在每天避不开的调味品,建议尽量购买有机酱油和纯酿醋。
需要提醒的是,营养专家介绍,婴幼儿不适宜吃含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食品,因为化学合成的甜味剂食用后不易分解,易对肝脏造成损害。而多数针对儿童开发的乳饮料中都含有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添加剂,所以年轻父母在给6岁以下孩子(婴幼儿)买东西吃时,一定要慎重购买乳饮料以及非婴幼儿专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