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有一种叫做“贡多拉”的平底狭长的小船,船歌这种形式就起源于贡多拉船工,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优游自在,通常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描写船的摇曳晃动,非常浪漫抒情.这首歌是奥芬巴赫的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三幕的主题歌,它的原名叫《美丽的夜,爱情的夜》,是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和节拍写成的,它赞美了水上城市威尼斯美丽的夜色和爱情的欢乐。
这首《船歌》在这一幕里三次出现:第一次是这一幕开始时,霍夫曼所追求的女人——威尼斯名妓朱丽叶塔和霍夫曼的伙伴尼克劳塞在运河边唱的,形式是女声二重唱。因为尼克劳塞这一男角,在剧中是由次女高音扮演的;第二次是当霍夫曼在爱情上受骗之后,剧中的七个不同角色,各自阐述心情唱了段七重唱,船歌以合唱形式,作为它的背景音乐;最后一次是雷夫曼望着朱丽叶塔和她的旧情人乘船远去的伴奏音乐,它是用大提琴演奏的。由于《美丽的夜,爱情的夜》成为贯穿这一幕的主题音乐,曲调十分优美,伴奏部分采用6/8拍来表观有规律的荡奖节奏,因此,给人们印象很深。大家习惯地简称之为《船歌》。时间一久,它反而取代了歌曲原来的名字了。
这首歌前八小节是齐唱,从第九小节后半柏起用三度和声演唱。两个乐句之后,采用复调手法进行模仿。然后,再现开始时的八小节齐唱,接尾声。这个尾声也是用的复调手法模仿,与前而不同的是,前面是女高音在前,次女高音随后;而在这里,是次女高音在前,女高音随后,六小节之后,女高音先唱“啊!”,次女高音再进行迫随,最后合在一起,声音渐轻地结束,好似小船已划向远方,歌声逐渐消失在夜空之中,有非常美的意境。
后来,许多作曲家把它改编为器乐曲,深受人们喜欢,因而广为流行,其中以JAMES
LAST的轻音乐为最.曲调舒缓华丽,优美到了及至,让人们感到了水波的荡漾和生活的可爱,激发出对未来的向往,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