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热闹路】韶山一校(3)

标签:
沈河区热闹路韶山一校防空演习防空壕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
分类: 散文 |
百度图片,那时,我们也是酱婶儿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校的领导也不知是哪根神经在1969年的春末特别的敏感,安排全校师生在操场南面,以排为单位,各自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大土坑,作为防空壕,还进行了一次防空演习――铃声一响,大家就从教室里跑出来,奔向各排的防空壕并跳将下去,作隐蔽状。
俄语老师突然有了用武之地并成为香饽饽,在工宣队和军宣队的安排下,通过广播教授俄语。年代久远,记不住那么多了,只记得有一句发音好象是:喂吉,意思是――出来!还记得一句是:达洛伊-诺威赫-扎利亚:意思是是打倒新沙皇!俄语最有意思的是,有些发音要用舌头打嘟噜,非常像竹笛中的花舌技巧,但在俄语中,叫弹舌。
我们的班主任刘亚石,便领着我们站在防空壕里复习这些短句子。
老师喊――出来!
我们喊道――喂吉!
这时我的脑海中便闪现出如此情景:那些分别叫安德烈、谢廖沙或者万尼亚的的小伙子们,双手举着轮盘枪,从壕沟里走出来……
哈哈!这个“哈哈”差点出了声――因为我无法相信大鼻子会打过来。
老师又说――打倒新沙皇!
我们便喊道――达洛伊-诺威赫-扎利亚!
这时我又想到,苏军士兵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喊道:我们也不愿意打仗,是勃列日涅夫这个战争贩子要打仗!我的喀秋莎还在等着我回来哪!
哈哈!
一个饱受俄罗斯和苏联文化熏陶的孩子,无法在感情上接受这个事实。一会儿,广播里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已经把侵略者赶跑了――警报解除!于是大家便又纷纷爬上来,回到教室。次日,老师激动地告诉我们,我们的演习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最近,领导将来我校观看演习!
这样一座学校想在那个年代在政治上出人头地,必须钻营――于是便挖防空壕,赌一把,赌正了,就赢了;赌输了,也不担什么政治风险。
但是真的赌赢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的一天,辽宁省军区司令员凌少农莅临我校。在他观看完我们的演习向校门外走的时候,被师生们包围了。将军显然很高兴,见讲农业课的脱老师领着大家高喊“向解放军学习!”,便也举起了手臂高喊:“向韶山一校师生学习!”气氛很是军民鱼水情。
我想,如果当时的校领导今天还健在的话,想起那一天的情景,会在心里泛起一些涟漪的。那是这所穷酸的学校第一次来了如此级别的领导,尽管正好是文武相对。
韶山一校一夜成名,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参观单位和领导的级别也越来越高。演习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增加了战地救护――这个演习科目还传出了一段佳话:一个扮成伤员的男生在救护人员往担架上抬他的时候,他推开这些人,高喊:“不要管我,抢救重伤员要紧!”他立刻成了我校的政治明星。
演习成了我们的主要课程。
一天,在结束了一次例行的演习后,并没有解散,而是立刻召开了大会。哦,原来参观者中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当大会主持者说到:“下面请李素文同志讲话“时,操场上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
她微笑着走到话筒前:“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这是她的开篇。后面的就是套话了,主旨就是七亿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新沙皇,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新世界。
不管她说的这个新世界会不会不出现,我们都热烈地鼓掌。
再后来,我们对演习就有些腻歪了,隐隐地感到,我们有点象京剧中的龙套。这样,我的韶山一校由以文为主迅速转轨,变为以武为主了。
1969年在庆祝“九大”的喧嚣中,在庆祝建国20周年的欢呼声中,在“要准备打仗”的高度警惕和频繁的防空演习中过去了。国庆一过,沈阳便是一片肃杀。冬天很快就到了,皑皑白雪将韶山一校的防空壕彻底遮盖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插队的农村,从未见过一个这么壮实的农民,都跟现在的朝鲜人民那样清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沙皇,指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集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