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大西路】十中的幽默
标签:
沈阳大西路沈阳第十中学大西路天光南巷那英好大一棵树 |
分类: 散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写这一篇时,开始百度十中,结果百度告诉我,十中就是以前的沈飞一中。接着又有人在网上告诉我,政法学校就是以前的十中。
小时候去中街时,十中临街那个胡同,也就是今天的天光南巷,是必经之路。所以每走到此处,都会无意地向里面看上一眼,这样便能看到十中的校门和校园里的校楼。从来没有走进胡同,所以这所学校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是个苍白的概念。
这所学校也不是名校,和它周边的一些中学相比较,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比之民谣中的“损七中,臭八中,又损又臭十七中”,在口碑上要好得多——当然我说的是文革前,这个民谣是文革前的产物。文革年代,学校比厕所还臭,没人给它构思民谣了。
文革后的十中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期间,八中继续着平庸,在文革年代就蠢蠢欲动的七中,终于一飞冲天,而十七中也开始了腾飞的准备。
但十中在一夜之间就成名了。
1993年年末,我在沈河区文化馆听一个女孩子告诉我,十中把那英的处分撤销了,还把那英的母亲请到学校,等等。我噗的一声笑了起来。女孩子有些不解地看着我,那意思是,笑什么呀?这是好事啊!
1992年,那英亮相央视春晚,演唱了曾经由她的师姐张晓梅,于两年前在这里演唱的《好大一棵树》。1993年:那英再度荣获全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奖。我笑的是,十中实在扛不住了,哈哈!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丫头,竟然出落成酱婶儿滴,我们再不有所表示,是不是……
于是便开始了对那英的“平反昭雪”。
我笑的就是这个。不论你给的处分是因为那英做了什么,无非是毛孩子一类的勾当,你就是让这张纸躺在那英档案里一辈子,对那英上春晚没有半点影响。反过来说,那英就是成了席琳·迪翁,舆论也不会对你当年的处分有半点质疑。当然,如果你是想以此来为以后十中的发展做铺垫,那我就更得笑了。
不知道那英本人对母校的拨乱反正有什么反应,但我听到的一些反应归纳起来就是:人,还得成名啊!但成名后的那英没有了中学母校,这是母校和那英都没有想到的。1997年,十中原址建起了政法学校。2002年,沈飞一中挂起了十中的牌子。
百度沈阳市政法学校,你看不到一点关于老十中的文字;百度沈阳市现第十中学,你更看不到老十中一点文字。它的诞生,它的沿革,它的结局,不见一个文字。大西路十中就像大侦探波洛所说,消失了,不见了,没有了。
这才叫幽默,但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那英从这里走出沈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6年的十中毕业生
_________________
1957年的十中毕业证书
____________________
那英,你的母校为你的成名而幽默了一把,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