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三好街同年岁(21)

标签:
沈阳音乐学院李白雷蕾烤牛肉三好街 |
分类: 散文 |
94年5、6月份,是公司电视广告最忙的时候,因为是夏季,各类产品纷纷登场,急需推广。这样对我的考验就非常严峻。那时的甲方大都是只要你公司的创意获得通过,制作和发布就统统给你。所以每次甲方一来,老总的秘书就走进策划部,金老师,老总叫你!
有一次甲方拿着一张上面写着他们的产品胡罗卜汁的小广告,让老总给他们拿个电视广告创意,还说越快越好,你今天拿出来,我明天就拍!老总便对我说,金子,你给弄一个,越快越好,我这等你。我说,给我30分钟可以吧?老总点头。
20分钟,秘书又来了,金老师,老总问完了吗?我说,没到30分钟啊!
30分钟后,我交稿,转身就走。十分钟后,老总亲自走进来,金子,挺好啊,明天就拍!
接着,就见鲁美毕业的李海燕拿着我的创意稿,一边看,一边在脚本上开始添加手绘画面:故事版——极是精致!这丫头的老爸也是鲁美的,我们公司的地球人都知道,她的男友也在我们公司,当然也是鲁美毕业的。
10月,公司搬迁,新址在大南街,和胜利电影院隔街斜望,和达芙妮店隔一个门洞为邻。这样,文化路和彩塔街便和我告别了。挺舍不得这里的。刚到这里不久,正赶上这一年的书市在美术馆举办,我买了一摞子打折的好书,其中《朱可夫回忆录》才三折!至于经常在这里看美展,以后就更不容易了。
很快,年底就到了。数九寒天的一个晚上,公司三台车中的两台出动,车上,坐着我和摄像张兴尧以及他领来的辽艺演员、灯光化妆人等,向着沈阳音乐学院隆隆进发。
这是去拍由我创意的一个电视广告,安徽明光酒。
待这一哨人马到了沈音,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拍摄地点是学院师范楼里的电教室。我们拎着设备,踩着积雪,顶着夜色,听着一个钢琴系手风琴专业的学生拉出的激越的音阶级进练习曲,呼呼啦啦地进了师范楼。
执机者是哥们儿,北电毕业,辽宁电影制片厂的,由于厂子半死不活,便在我公司兼职。演员是辽艺大院的王老师,为人非常好,演戏更认真。我构思的情节是李白对酒当歌,广告语是“举杯邀明月,要饮明光酒”——穿帮镜头,由全体在场工作人员喊出,上镜。
演员化妆,场内布景布灯时,我走出电教室,走出师范楼,看着夜色中的沈音。
1977年10月,我在插队所在地桦甸,接到哥哥从沈阳给我的来信,他告诉我,他给我在沈音报名了,作曲系。我谢过后对哥哥说,哥,我不去考了,考不上的……
后来我得知,雷振邦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红遍中国大陆的室内剧《渴望》的作曲者,就是这一届的。
我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看五线谱都笨笨磕磕地,还考沈音作曲系?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31年前在这里赴考的哥哥,懂得了我们这个民族,每一个人都必须承受其他民族所不必承受的痛苦和煎熬,这是这个民族的宿命,每一个中国人的宿命。
开始拍摄了。李白的扮相按正史来讲,似乎老了些,他才活了61岁啊,怎么胡子这么长啊,呵呵!算了,就这么着吧,再说那时候,人都显老,哈哈!
十分钟后我们蜂拥而入,半小时后,一座座小火炉里闪烁起暖暖的红光,接着,啤酒和牛肉就上桌了。
那一年冬天,我经常下半夜回家。
那一年是中国大陆广告的黄金时期,用东大毕业生、业务员孙寒冰的话讲:谈一个成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