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泊在异乡两年多了,对节假日已没有什么概念
每个节日基本都是从老家平弟发送的信息里得到的,于是乎时常玩笑的和朋友们说: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今早,收到了平弟的信息,才知道今天是七夕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个日子总能让我闻到秋天的味道
第一次知道七夕是在外婆的故事里
那是一个秋阳暴热的午后,外婆在门前的园子里摘豆角,我躲在树阴下边带刚刚学步的弟弟,边在火上烤老玉米,弟弟不小心弄翻了水桶,背心和短裤湿个透,他哭着去找外婆,外婆抱起弟弟边拍边摇着说:不哭不哭,晚上我们不带姐姐去瓜棚听牛郎织女说话。。。。。。
我跑过去拉着外婆的衣角问:谁是牛郎织女?
外婆说:王母娘娘有个女儿叫织女,织女的丈夫叫牛郎,牛郎家里有一头会说话的老黄牛。。。。。。
外婆还说,喜鹊啊今天都去天河搭桥了,晚上牛郎织女就能见面了。。。。。。
晚上,我真的趴在瓜棚下去听牛郎织女说话,可是除了蚊子的嗡嗡声就是叶子被风吹动的声音。。。。。。
上小学时,父亲主管单位的工会工作,每次礼堂放电影我都会被父亲早早地带进放映室,在一个狭小的窗口内向外观看,身边是两架高高的黑色放映机,还有一盘盘摞起的圆盒子,里面的胶片一直让我感到很神奇,有时候拣起剪落的胶片对着灯光看上面清晰的人影,总有种做梦的感觉。。。。。。
那时,人们的娱乐生活除了看电影好象也没什么了,一部电影总要被连续放映几天
放映结束,父亲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我们爷俩深夜才能回家
如果一部电影连续看上3遍,非把人看吐了不可
我却有着连续看5遍的记录,那就是黄梅戏《天仙配》和《牛郎织女》
也就是在这两部电影里,懂得了爱情原本就是苦难的历程,即使呼风唤雨的神仙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到现在也搞不清楚,那么小的年龄怎么会那么痴迷离我遥远的南方的黄梅戏,痴迷那在云彩里飞的女人,痴迷那优美的唱腔。。。。。
5遍电影看过,我竟学会了这两部戏里的大部分唱段,以至于很多年后在北京的一次聚会里,我也敢在安庆黄梅戏剧院的朋友面前唱一段《牛郎织女》中的三年岁月浓如酒。。。。。。
后来一想到七夕就想到趴在瓜棚下的那个小女孩,只是事隔多年
再后来和歌手万阳弟弟一起录制了《牛郎织女》的歌曲
事隔多年 如今啊
瓜棚不在----
外婆不在-------
父亲也不在------------
牛郎织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