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与痛苦
标签:
师父慈悲烂苹果随喜于丹教育 |
分类: 高人开示 |
完美与痛苦
转载于释宽见的博客
我问师父:什么是完美?世上有完美吗?我的朋友,同学在世人的眼里曾经很完美,在二十多岁恋爱,结婚,他们学历好,长相好,工作好,性格温顺,父母家庭好,但是却突遇无常,夫妻中突然没有一点征兆就逝去一个。为什么会这样?是命中注定的吗?
师父说:这是因果。
我问:看来世上没有完美啊。人是有执着,不完美才来世间的,要是完美了就不来世间了。怎么可能什么都得到呢?长相好,学历好,工作好,父母好,爱情好,子女好,又长寿,哪会这么完美?
师父说:如果这就叫“完美”,那当然有“完美”了。
我反问:可是人间是苦的呀。
师父说:“完美”就没有苦了吗?在一些人眼里你不是也很完美吗(有学历、好的工作等)?你苦吗?
我答道:苦啊。
我想:人不都是在苦中作乐嘛。
师父说:在旁人眼里,向你这么完美的人怎么还会有苦呢?很多明星,名人,有钱有地位,他们在很多人的眼里多么完美啊,他们就没有苦了吗?有的明星英年早逝。比方,※※※(某明星)最近又和※※※(某明星)掐上了,你说他们就不苦了?你所谓的“完美”是相对的、暂时的、无常的,世间多苦,轮回是苦,有求皆苦。
我说:看到我的有些朋友本来很幸福的,突然遭受爱别离,就发现自己虽然还单身,但是已经很幸运了。
我分辨:我没有幸灾乐祸啊。只是有时候想,和那些幸运的,优秀的不去比,看看那些比自己不幸运的人,就没有觉得自己不幸运,不公平了。
师父说:哦,这样想暂时能使你心平,不过,你仍有对比你幸运的人会产生妒忌心,女人的妒忌心理。
我忙分辨道:不是啊,师父,我也常赞叹别人“你好幸福啊”。
师父说:如果和不如你的人在一起,会使你感觉好的话,难道那些比你优秀的人,你就不去接触他们了?打比方,你想让自己高兴,就一天到晚和不如你的人在一起不就行了?那你还不如在家里养一头猪,你天天看着猪,觉得自己比猪强多了,多开心啊(笑),你是否愿意如此?
我说:嗯,我还是愿意和优秀的人接触,所以要随喜他们的优秀。
师父说:不错,对那些幸福的人、成功的人、优秀的人,我们要随喜他们,为他们高兴。而不只是去和那些比你不幸运的人比来安慰自己,对他们,要慈悲他们的不幸,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而不只是庆幸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这些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乃至一切众生他们其实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亲,我们怎能对自己的亲人嫉妒他们的幸福或漠视他们的痛苦呢?
我又问:那到底什么是完美?我有一个朋友精通八字和周易,他的爷爷,父亲都会这些,他学了一二十年了,给很多很多人算过。我问他,到底你们算什么呢?什么八字,算卦,紫薇,血型,星座,到底什么是准的?能算准什么呀?朋友说,天下没有神仙,只是算一个规律。绝大多数算命的都是骗钱的,不要相信。他说算了太多了,觉得没有意思,不想再干这个了,想改行。想来见师父。
师父说:算命是不究竟的,容易误导人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世间一切本来都是完美的。四季都是完美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佛看什么都是完美的,看任何事情都是完美的。
我不解地问师父:可是人是有业力才来世间的呀。佛家讲借假修真。打比方,如果有人在寺院里大声说话,大笑,那也是不允许的,因为佛门也有威仪和戒律啊,难道这也是完美的吗?
师父说:看一切都是完美的不等于是非不分,这是两个不同层面(一个是本质、本体,一个是表相、功用)的问题。佛看到了这样的人不会对他们起嗔心,佛会慈悲他们。怜悯他们,度化他们。佛现金刚愤怒像而降伏魔军,这和佛看魔也是完美的不矛盾。因为佛是慈悲心,正是为了度魔而降魔。会欣赏就是完美,你看“炼心24字”中,就有“会欣赏”三字。会欣赏的人,看四季都是完美的,不会欣赏的人看什么都不完美。
我说:哦,那就是说时间本来就是完美的,要很欣赏,会包容。我们世间人的完美就是什么都想要,得到了才觉得完美。我的一些朋友工作学历都好,就是感情这一关过不去,他们说“我什么都想要最好的有什么不对?那我什么都想要怎么办?”
师父说:这就是贪心,这是在自我的思想圈子里打转。如果你想要天上的月亮,那你就注定会永远苦恼。对于贪心重的人,你想要的越多就越不快乐,知足常乐,只有放下才会快乐。折磨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停地关注自己,伤害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别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马上关心别人。物化的外在没有真正的完美,真正的完美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有智慧的人看什么都能欣赏,总是能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我想:有时候人得学会认命,不能什么都贪。
我看到桌子上的苹果,我说:一个好苹果放在这里是完美的,如果换了一个烂苹果在这里,那也是完美的吗?
师父说:烂苹果对于喜欢吃烂苹果的人也是完美的,因为能满足他的要求。
现在我想:也是,小时候就知道有人专门喜欢吃臭鱼。
这时,我看到师父的右手衣袖上不小心沾染了黑墨水,我于是故意问师父:师父,您袖子脏了,这个也是完美完美吗?
师父微笑着答道:这也完美啊,提醒我们不要粗心不要骄傲,同时有机会活动活动锻炼身体。
我对师父说:师父,我在看于丹写的“论语”感悟,我觉得她写得很好啊,我看了一部分,特别是关于“仁爱”,书里说的和师父您教诲我的是一样的啊。可是有的人看到我看这本书,就反对,说于丹写得很不好,根本不值得一看。我想,那是因为他们不信书里写的。我信,我就觉得很好。
师父答道: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务,人非完人,人都有其优点,于丹从《论语》书中得出自己的感悟未必全对,不过,你能从中受益就行。
我再问师父:那什么是慈悲?是让别人也离苦得乐?慈悲反正离不开智慧。
师父说:什么是慈悲?这很难真正解释清楚。好吧,我来打个比喻,慈悲的感觉,就像——你对自己的感觉。我看你对你自己就很慈悲的嘛。你说了什么错话,做了什么错事,你都会为自己找借口,你都会宽容你自己,你也希望别人也都宽容你自己吧?你希望得到很多,拥有很多,如果你对别人也象对待自己这样,希望别人也得到很多,自己想得到什么就也想着让别人得到什么,象宽容自己一样去宽容别人,那么就找到慈悲的感觉了。
我说:师父,您跟我说,关心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关心别人,这也是慈悲吧。
师父说:嗯,这也算是一种方式。
我说:师父,我帮助朋友的时候,就是看到她很苦,用自己的体会和您的教诲帮助她,当初并没有想得到什么,结果这个朋友一直记得我的好,老惦记着我。
师父说:你要是为了什么目的去帮助别人,那你就什么都得不到。要得到就别想着去得到。
最后,我对师父说:我们学佛,要学着置换掉自己以往的思维。
师父说:对,要用佛菩萨的思维来置换我们以往的思维,这就是修行。所以要多读经典,读圣贤书。
这条路还很长啊,感恩师父教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