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难易万民奏章善举阎王教育 |
分类: 智慧摘抄 |
大小难易看动机
再论善有大小,有难易之理:
古时有位叫卫仲达的人,供职朝廷为官,有一次精神解离,被摄入阴间,阎王命人呈现善恶记录簿给仲达看,他发现恶录簿摊满庭院,而善录只一小卷而已。阎王又命人取秤来称,大叠之恶录簿,却比那一小卷善录簿轻。
仲达好奇的问:‘我才三十多岁,那来这么多的恶录?’
阎王答:‘思念不正就已犯罪,不一定做了才算。’
又问:‘这小卷善簿写些什么?’
阎王笑:‘这是朝廷常兴大功,要修三山(即福州)石桥时,你上书的奏章稿文。’
仲达说:‘我虽上书,朝廷并未接纳,何以有此份量?’
阎王说:‘朝廷虽未采纳,但你一念之善,普达万民之身,若被采纳,则善力更大。’
由此可知,志在天下,善达万民,则善虽小而功德大。若志在一身,善及一人,虽多也小。至于难易之善,就像修身克己一样,必须从很难克服的地方克服,则小的过失也就自然不会犯。
譬如江西舒翁,以二年教书所得的薪水,代缴他人的罚款,使人夫妇团圆。河北张翁,以十年省吃俭用的储蓄,代别人偿还债务,而救活他人妻女。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也不忍娶幼女为妻。
上述顷囊相助,体谅别人,为别人著想之善举,这就所谓难舍处能舍,难忍处能忍的好例子,这种难为之善,才最可贵,而天降之福也必丰厚。
无钱无势之人,行善助人是比较困难,但若能尽力而为,在困难之中去行善,其价值也更为可贵,获福也必更大。
有钱有势之人,行善积德是太容易了,容易行善而不为,即为自暴自弃,正如俗语所言:‘富而不仁如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