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轮回痛苦  十五

(2008-06-13 17:57:24)
标签:

宗教

上师

习气

天足

轮回

教育

分类: 丁真俄色活佛讲经记录

总结轮回痛苦---丁真俄色仁波切

 

轮回痛苦 <wbr> <wbr>十五

 

怎么修行呢?第一时间控制自己的意念,不要在思想上加强第一印象。不然的话等你像气球一样气爆了,别人依然像以前一样生活。所以第一意念不要用习气中的观点评价别人,如果有了不平衡的看法也不要在以后加强和夸大而要消除——这就是忍辱的开始。如果没有这样的训练过程,实际要求你忍辱是不可能的。我们虽然喜欢善良、忍辱这些品格,但没有锻炼是不会具备的,你的心不会随你的意,你的心对反面的路径太熟了。我们从现在开始训练它,使自己不受伤害,准备使自己身边的人不受伤害。
  我们的亲人像草上的露珠一样。藏族谚语说:“太爱的亲人将是敌人,太恨的敌人将是杀手。”每个人都一样,尤其是亲人认为你给予我帮助和支持是应该的,再大的帮助他永远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有一天你给予的帮助少了一点或迟了一点他就觉得:怎么回事,我们是亲戚而且我是弱者你怎么坐视不理呢!人类的生活方式就是想得到而不想付出,就这样帮助不仅没有加深亲情反而成了仇恨。我经常和弟子说布施要有智慧,我们要完全做到无私地给予,只有这样的帮助才能坚持下去,对方才会产生感激。自私的帮助会成为仇恨,或者前面的大量付出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一个脸色就毁掉了。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无私很容易由帮助导致仇恨,特别是和亲友更容易这样。
  我们的语言不要太多,最好在关键的时候说关键的话,不然我们的语言没有力量。就像如果一个书法家哪儿哪儿都题字,连厕所都题,那他的字就大大贬值了。虽然语言是表达意愿的方式,可是因为人类有太多的偏见和太强的自我立场在看问题,所以我们讲的话很容易伤害人、得罪人。本来很好的关系、很融洽的气氛突然说出了不得体的话,因为我们还没有锻炼过自制力,虽然心理也后悔说了某句话,可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不吐不快,控制不了。现在我们还不是自己思维和语言的主人,它和我们的旧习气之间太默契了。我们的话不要很多,不然我们的偏见和自我观点很容易把事情搞糟,又产生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后悔自己说的话打嘴也没用。说出的话收不回来。我们对该敏锐的地方不敏锐,不该敏感的倒很敏感,像吸铁石一样的吸附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们人类在轮回当中总是这样的话,我们还不如稍微避免一下,对我们锻炼意念会有些帮助。在锻炼意念的过程中障碍和干扰越少越好,我们现在还不能控制它,有了障碍就更难控制了。
  我们本性的智慧会被痴心笼罩,所以不要没有节制、没有规律地饮食。人能恰当地吃饭是最好了。过饱后会困、会混沌,这时候要失去警觉与清醒。现在很多人饮食没有规律,不断在吃零食,没有正点用餐,这样会一直懵懵懂懂的。
  我们在禅坐的时候要像大海一样的宽广,要放下一切牵挂。很多人在开始禅坐时总抱有太大的希望,过于地好奇,希望是不是能一下子产生奇迹。还有些人放不下,在回味过去或计划未来。在禅定的大海中这些就像风一样很容易起浪。在禅坐时要平静这种思想,不要过于在理论中纠缠,这很容易产生偏见,包括有见、空见、常见和断见。因为我们的思想再一次被理论所束缚而不能开放,我们总在想禅坐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要让自己在不操纵的状态中。理论就是操纵,就好像一个模具要铸造东西样,这就是执着。你一直在期盼着理论中描写的状况在你身上发生,这种期盼成为暗示和操纵。
  在修行的路上还需要上师的加持,所以要对上师升起虔诚和恭敬心,这很重要。我们明白了道理,要热忱而喜悦地去修行,不能有畏难心理,不能因为修行增加一个新的烦恼。要快乐,要知道修行对我们起什么作用,记住上师是怎么讲的。通过上师的加持,实现修行的目标来对抗阻碍,要把放在世间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三宝上。要渴望加持,得到加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半善与满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