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暴民乡民善心偏正吕公教育 |
分类: 智慧摘抄 |
偏善与正善
至于善有偏正,又当何讲?
举例说:从前吕文懿宰相辞职归乡,乡民依然尊敬他如北斗星,看重他如泰山,有一天,一个乡民醉后前去大骂他一顿,吕公不为所动,认为是醉人而不去计算。一年后,此人愈变愈坏,终于犯上了死刑重罪,吕公才后悔说:‘当初若稍微跟他计较,送官惩罚,小惩足以为戒,也许今日不会促成此种大恶,都是吾当初存心过于忠厚,怕被人误为仗势欺人,以致害了他!’这是一个善心而作了恶事的例子。
再举一恶心而行善事的例子:某地有次饥荒,暴民白天公然到处抢粮,有某富家告之于官府,官府却一概不理,于是暴民愈为放肆,变本加厉,逼不得已,只好私自惩治暴徒,乡里才为之平静,而免大乱。
因此说:人人皆知善是正,恶是偏。但若行善心而使事成恶,则是正中偏。若行恶心而使事成善,则是偏中正。这是为人处世应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