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巴金央措
巴金央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70
  • 关注人气:1,0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轮回痛苦 十

(2008-06-04 18:21:40)
标签:

哲理

轮回

上师

旷野

弟子

教育

分类: 丁真俄色活佛讲经记录
总结轮回痛苦---丁真俄色仁波切
 

轮回痛苦 <wbr>十

 

 真达瓦上师出家修行,在寺中想:虽然我离开了繁杂的城市,可寺庙是第二个社会,不自在,想一个人僻静地修行。他好几次要从寺庙逃出去,都被弟子和施主们恳求而留下来。有一天他说:今天我是走定了,看谁面子大,看谁有胆量再留我!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这样没有人再敢阻挡。从此对家乡、亲人、朋友等一切像扔破衣服一样地抛弃了,在非常僻静的山里用自己的一生获得解脱。后来他唱了一首偈子:“我被痛苦的四水折磨折磨,我被拉近到执着的老家。从此我像狐狸一样地逃脱,如今终于走出了轮回的旷野。”四水是生老病死。生的痛苦不只是出生的痛苦,包括从生下来到老的过程。老是真正身体有了老的表现之后的感觉——无助而孤独,与天人临死的痛苦相似。病就不用说了。狐狸从陷阱里逃出来,发现旷野中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再也不会回头,不顾一切地往前跑——它知道后面是陷阱。
  有弟子问解崩上师:“我们修行人最可怕的敌人是什么呢?”上师说:“是轮回。”弟子问:“那什么可以改变轮回呢?”上师说:“只有观点和看法可以改变轮回。”我们不可能挖土修路走出轮回,飞机火车都不能载我们离开轮回。面对轮回这个强敌,只有观点可以改变它。观点就是对轮回的看法。
  以前我们习惯性地生活在轮回中:哪些人是朋友、哪些人是敌人,哪些话中听,哪些话不友善。就这样我们的五蕴在感受周围,从而建立思想和行为,并且储存起来到死都不能放弃。这种观点只能用另一种观点去改变它:我们一产生习惯性的思维要马上意识到是不对的、不能这样想、这只能给我带来痛苦。比如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很好,可是他的行为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马上就想“怎么回事?”于是开始痛苦、不理解。我们怎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完美呢?怎么可能一个人没有任何缺点呢?怎么会有一个人能使所有人满意呢?连佛陀都没做到,我们又如何能做到呢?所以不要把别人的问题看得非常严重,这只会加深自己的痛苦而不是加深别人的痛苦。当你发现朋友身上的缺点,第一次说:“呦,是这样。”第二次:“怎么能这样!”第三次:“真是不可理喻!”再后来朋友成了敌人,从此对方的一切语言、眼神、举动都会刺激你、使你不愉快。而你造作出来的不愉快只能折磨你自己,别人依旧老样子在生活,于是你为自己造出了一个轮回。要不要改变这种观点呢?不然你在世间都不会有长久的朋友和亲人。想想连佛陀都不能令所有人满意,是谁造成的呢?是我们的观点造出来的!所以首先我们要放下自己的观点。刚产生这种意念的时候要马上收回来,不能纵容,不能为所欲为地去发展它——这对我们没有一点点的作用、没有一点点的帮助,只会使我们陷进痛苦,如上师所说会把我们向执着的方向拉近。逃脱了轮回的旷野让自己自然、祥和、安逸,外在的一切不再有影响,不再使我产生烦恼。是外在变成那样了吗?不是,只是我的观点改变了,我走出了痛苦的观点。
  弟子问:“在轮回中什么东西最难放下?”上师说:“你自认为正面而高尚的品质。”这有点像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每个人树立自己正面形象的方法,或者说是世间法。在世间法中树立形象的方法和内心的状态是脱节的,在方法上有很大的伪装,最难放下的就是这个。如果没有对轮回的厌离,去扮演一个行者是没有用的。很多人认为轮回就是家庭,所以装成修行人的样子——这是没有用的。轮回的根本是执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