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更容易出现矛盾,这几乎是公认的一个事实。在我的调解咨询案例中,出现许多再婚夫妻的矛盾,我认为其中的核心问题便是信任问题。
虽然说,原配夫妻中信任问题也非常重要,但和再婚夫妻相比信任问题所形成的原因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源于配偶一方的道德修养,后者则主要源于现实基础。
首先从经济上的信任来分析。再婚夫妻牵扯到原生家庭的抚养和赡养义务,而双方的抚养和赡养义务往往是不对等的。也就是有一方的负担要重于另一方。这个时候,如果说把婚后的财产统一支配,有一方在经济上会明显吃亏。这种经济上的明显吃亏会破坏人的心理平衡,因此再婚夫妻在家庭经济管理上是一个难题。那么,这种失衡的心理是否可以重新平衡呢?通常比较难。因为双方经历过一次婚姻的伤害,重新建立稳定深挚的感情,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还需要特定的事件作为载体来让感情发生良性的质变。有些人没有这个能力,有些人是不愿意这样去做。
其次,从情感上的信任来分析。再婚夫妻,都会面临原生家庭成员情感的干扰。比如,其中一方的原配如果没有再婚,为了孩子的问题他们之间一定会有所联系。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如果单身的一方有复婚之意要么表现得成熟温柔善解人意,要么会动用其他关系来给对方施加软压力。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给再婚配偶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个时候,如果稍稍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再婚夫妻的感情急速滑坡。再婚夫妻之间正常的小纷争,在这个时候很容易被放大成原则问题。
最后,从婚姻的动机上来分析。夫妻再婚的动机,很多都是为了生活便利,组合成一个家庭的,他们往往缺乏长远目标的一致性。打个比方,好比陌生人之间的拼车,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少付点车费,几个人凑在一块,他们的目的地是各不相同的。上车前,彼此友好合作,下车了礼貌道一声再见,便各奔东西。最终的目标不一致,便很难在日常的行为中保持高度的认同感和内心的真正合作。婚姻中,发生矛盾时的忍让和迁就有时候都是带有潜在原因的。
作者介绍:方亮,驭爱情感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编导,实战派婚恋导师。中国第一位提出“婚姻保证金”概念的人,第一位提出“家暴限婚'制度的人,第一位提出“准婚证”概念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