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2016-06-12 22:03:00)
标签:

骑行

小相村

灵岩寺

林徽因

杂谈

分类: 骑行拾趣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小相村……在汾阳文水之间的公路旁,……离汾阳亦较远。灵岩寺在山坡上,远在村后,一塔秀挺,楼阁巍然,殿瓦琉璃,辉映闪烁夕阳中,望去易知为明清物,但景物婉丽可人,不容过路人弃置不睬。”这段文字出自梁思成、林徽因伉俪合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汾阳县小相村灵岩寺”一节,系林徽因文笔。八十二年前的灵岩寺如许诱人,由不得你不动往观之念。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那一日午后,从汾阳古浮图村出来,骑行六公里,来在梁思成伉俪当年远望小相村的位置——新旧公路基线未变——可如今的村庄范围却非离开公路,沿土路行可四五里达村前门楼”那么远了,向西四五里的土路已被硬化,村庄延伸至公路两侧,通时兴的村庄牌楼建在距离公路西侧三四米处。高高低低的建筑早已遮蔽了挺秀一塔,更看不到什么楼阁巍然,殿瓦琉璃!

穿过已不算新的新村进入老村,沿街老屋多已改建为现代风格,仅从两侧巷道可见参差有致的老屋砖墙。老街连通接西延山坡的新街,所谓“挺秀一塔”显露于街尽头往北一隅,已经不是梁、林看到的“远在村后”了。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急急向北转去,那座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被梁、林称作“晋冀两省晚明代表的砖塔”完整矗立,就连那八角十三层的塔檐雕刻也少有损失。塔下立着吕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石,名曰“药师七佛多宝塔”。林徽因笔下的这座塔,写明在灵岩寺天王殿、前殿、正殿之后(亦即北面),且天王殿遗址“隆起如冢”,前殿在“更进又一土丘”上。现在看到的情形是,无节制扩张的村庄早已把三大殿遗址一扫而光,略无半点踪影。在这里,我们只能通过梁、林当年的镜头和描述,领略一番他们看到的情景: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更进又一土丘,当为原来前殿——中间露天跌坐两铁佛,中挟一无像大莲座;斜阳一瞥,奇趣动人,行人倦旅,至此几顿生妙悟,进入新境。再后当为正殿址,背景里楼塔愈迫近,更有铁佛三尊,趺坐慈静如前,东首一尊且低头前伛,现悯恻垂注之情。此时远山晚晴,天空如宇,两址反不殿而殿,严肃丽都,不藉梁栋丹青,朝拜者亦更沉默虔敬,不由自主了。”
 读此,令人陶醉!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今人于塔西另建一座坐西朝东的灵岩寺,与原来的方位腾挪九十度角。传说明清时的灵岩寺占地百亩,广可五院,最北一院,当是梁、林所见砖塔之后的十方院,亦即该寺最辉煌的圣境奇观。林徽因这样描述:“由旁面小门入方城内,别有天地,楼阁廊舍,尚极完整,但阒无人声,院内荒芜,野草丛生,幽静如梦;与‘城’以外的堂皇残址,露坐铁佛,风味迥殊。这院内左右配殿各窑五眼,窑筑巩固,背面向外,即为所见小城墙。殿中各余明刻木像一尊。北面有基窑七眼,上建楼殿七大间,即远望巍然有琉璃瓦者。两旁更有簃楼,石级露台曲折,可从窑外登小阁,转入正楼。夕阳落漠,淡影随人转移,处处是诗情画趣,一时记忆几不及于建筑结构形状。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对照这段描写,我对这座新建寺庙已是兴味索然。但既来之,则看之,寺庙正院倒也幽静,山门内接天王殿,两侧钟鼓楼,与昔日相较,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玉石阶栏、雕梁画栋的大雄宝殿面阔七间。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于廊庑下四顾,夕照艳艳,金辉尽染寺外砖塔,遍洒天王殿琉璃瓦顶、鼓楼层檐,流光溢彩,交相辉映,倒也有些诗情画趣。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正院北侧一小院,新建的观音殿坐北向南,三尊神像蒙着红绸。恰遇住持方丈,殷勤邀我四月八开光时再来。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观音殿四壁彩绘观音诸相,色调淡雅,画工不失细腻。

踏访梁思成伉俪走过的汾阳小相       据称,“民国初,护国灵岩寺从南至北有五进院落……可惜,战争年代均被毁,仅存正北九间大殿。”此与林徽因记述吻合……老村人好事进来,……告诉我们这寺最后的一页惨史。据说是光绪二十六年替换村长时,新旧两长各竖一帜,怂恿村人械斗,将寺拆毁。数日间竟成一片瓦砾之场,触目伤心;现在全寺余此一院楼厢,及院外一塔而已。
  

   读史观今,空余浩叹而已!是日下午六时,怏怏而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