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

(2016-06-04 19:00:43)
标签:

骑行

汾阳

古浮图村

铁佛

杂谈

分类: 骑行拾趣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读好古者一篇文章获悉,汾阳有个古浮图村,近年来陆续掘出二十一尊“铁神神”,至今不知来自哪朝哪代。心生好奇,五月三日,骑行往看。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一路寻思:浮图亦称浮屠,浮屠泛指佛塔或佛陀,浮图前面冠以“古”字,说明这个村子在起名以前就与遥远时期的佛教有重要关联;这个村子从古老的梵音中走来,现如今又出土了那么多“铁神神”,是否可证村名的典故缘由于此?且行且思,二十四公里路程不知不觉就到了。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进了村,逢人便打听“铁神神”所在和村名来历。所问对象无论年老年轻,无一知晓村名来历,倒是都知道2007年发现的六尊“铁神神”寄放在发现者家里,2012年挖出的十五尊“铁神神”安顿在村委场院,由一位姓吴的老汉照管。按照指点,找到老吴,听说我来自孝义,又与他同庚同姓,老吴很痛快地将我带到村委场院,打开一孔安装了防盗门和摄像头的窑洞。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窑洞有门无窗,显然作过仓库。透过门外射入的午间阳光,照亮里面震撼一幕:一十五尊出土铁佛,环坐北西东三壁,虽然锈蚀严重,难辨面目四肢,其真人大小的造像轮廓依然法相庄严,令人敬畏。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十五尊铁佛高矮不等,高者被村民黄帔加身,余着红帔。正壁三尊,高者居中。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西壁六尊,高者位居南端。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东壁六尊,高者也是位居南端。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所有造像都被泥土与铁锈生成的结痂层层包裹,结痂与铁身长在一起,动则伤及真身。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如此一来,一尊尊铁佛造像俱是面目模糊,犹如大面积烧伤,看着吓人。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不过,从个别造像掉痂的局部,仍可看清丰润的脸颊。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或者圆润的下颌。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东墙一尊品相最佳,不仅局部脸颊、额头、鼻头清晰,甚至于辨得出饱满的凤目,圆圆的福痣。

古浮图村铁佛迷云看罢十五尊铁佛,满足了我的快感,却更强化了究其来历的好奇。回家上网,反复求解,十几个网页里,惟汾阳吕世宏先生推论似为可信,摘要如下:

 古浮图村铁塑像,前后两次共出土21尊,未出土1尊,已经发现共22尊,地点叫蛇滩地。村民回忆蛇滩地民国年间是一处乱砖石滩,不能耕作多蛇。解放后,被开垦为农田。蛇滩地一块称郭家寺地,一块称下庄寺地。2007年村民建房挖地基时,在郭家寺地发现6尊铁塑像,其中5尊为官员形象,一尊为罗汉形象。2012年,在下庄寺地出土15尊塑像,皆铁罗汉像。当时附近又发现一尊,村民停工没有敢再挖。铁塑像很重,古代一般说多本地铸造,自然也是本地掩埋,所以这些铁塑像归属郭家寺和下庄寺不必怀疑。

 郭家寺和下庄寺遗址位于古浮图村西南,离老黑浮图堡寨一里之遥。西紧邻董寺村再西为太平村,这一带清代称董正里。清光绪版《汾阳县志》记载:‘天宫寺,在县董寺里,隋唐以来巨刹也。太平里之法兴寺,池定里之马鸣寺,皆其下院。’就是说太平里的法兴寺和池定里的马鸣寺都可以称为‘下庄寺’。天宫寺旧址在董寺村中心区,还有三间古旧窑洞,村民讲天宫寺旧称一庄七寺,就是说天宫寺有七座下院,那么黑浮图下庄寺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浮图是唐代之前对佛、僧、佛塔等的称谓,如岑参:有诗曰《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陕北唐代曾经也有黑浮图堡的村名,唐代之后鲜用,从这个角度看古浮图历史悠久,古浮图村落起源与佛教有关而且在唐代之前已经形成……古浮图’本名黑浮图,黑浮图从字面看就是说佛塔呈黑色,黑浮图含有铁塔或者铁佛的意思。古浮图’汾阳方言至今称‘黑浮头’……

根据出土时,铁罗汉呈坐东朝西状,戴冠人像整齐排列向南,说明这些铁塑像是后世佛徒有计划掩埋的。那么这些佛像什么时候被埋入地下?首先佛像的锈蚀程度可以说明问题。由于长期深埋地下,铁罗汉已经与泥土发生化学粘连,粘连厚度达3厘米。近年来,我国有出土明清铁件的报道,锈蚀程度都没有这么严重,……永济唐代黄河大铁牛出土时也没有多少锈蚀。……从这一点上分析铁塑像埋藏时间可能早于金代。其次,近代文献见证了明清天宫寺法兴寺没有铁塑像,无人知晓地下佛像。大型的21尊铁像,如果明清时期在世,古浮图村民不应该没有一些传说。民国时期《汾阳金石类编》对汾阳境内的历代铁佛做了收集整理,元明清铁佛都有,只字未提古浮图铁佛。而天宫寺法兴寺建筑在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存在,……县志对天宫寺法兴寺也有明确记载,村民回忆天宫寺的佛像是铜铸的。这些都可以说明,明清黑浮图下庄寺铁佛像已经埋于地下。…… 这样看来,不排除埋藏佛像的时间与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有关。最后一次大规模灭佛是后周时期,当时汾阳地区地处北汉与后周交兵地带,也许出于对灭佛的担心,当时僧人将这些佛像藏于地下……

   信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