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彩练当空舞(9)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散文杂感 |
我们一行人在张永久老师的引荐下参观了坐落在牛扎坪二组、专业提供赏石文化服务的“艺品石家”。据“艺品石家”负责人马毅洋介绍,他们的藏石最早来源于几十年前他父亲对三峡石的喜爱。他父亲就从长江、宜昌周边溪流、清江流域收集了不少原石,就在牛扎坪买了一处农舍,以便专门贮藏,便一发不可收拾,与石结缘,就有了现在的“艺品石家”
老师们认真听取了马毅洋关于“宜昌三峡文化符号”之一的三峡奇石的介绍,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古香古色的店堂、浑然天成的厅堂和琳琅满目的藏品展。站在留存着时光痕迹的皮影帷幕前合影;坐在古香古色的长案前品茗;沿着铺满三峡石的小路,去浏览艺品石家的后院美景,那里既有“曲径通幽处”的幽静,又有“石中真谛与君飨,三峡奇石美名扬”的雅致,更是一番风景。
用陈军娥这一珠宝诗人的话说:宜昌玩石头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喜欢玩画面的,即根据石头上的画面,概括意义,取画面之美的价值,前些年宜昌作为礼品送的基本就是画面石。另一种是喜欢玩珠宝的,宜昌小玛瑙是高品级的籽料,即现在市场上所称的南红水籽,江浙人买去后统称为南红籽料,南京人买去后多玩画面,号称南京雨花石。马毅洋家的石头主要是画面石,恒利洋珠宝则将这些南红籽料做成首饰。大家到“艺品石家”参观其实就是看画面和欣赏画面所包含的意境。炎黄宜昌经济专委会的老师们在“艺品石家”根深叶茂、树冠如盖的庭院里合影,留下的除了微笑,还有三峡石的真心欣赏。
我们从长阳乐园长驱百多公里赶到牛扎坪村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却没想到这里已经暮色苍茫却依然游人如织,车来车往,连找个停车位都困难。每一家餐厅饭馆都是人声鼎沸、人满为患,张永久老师推荐的“鼎锅饭”更是要等待翻台。坐在小院中,头上有绿叶摇曳,坎下是川流不息的人流,放眼四望,花开争艳,倒是腊肉炖藕盛在那硕大的钢精锅里,真的刷新了各位老师的认知。
牛扎坪靠近江面的那一大片柑橘林却很是幽静。可以上看西陵峡,俯瞰三游洞下牢溪畔的游轮,不远处城区的繁华历历在目。下望“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虽然群山含黛,可是那横卧大江的大坝和大坝后面的宜昌城区鳞次栉比的建筑在夕阳的反映下熠熠闪光,好看极了。
都说五一是劳动人民的节日,所以有游行、集会、庆祝等活动。能和炎黄宜昌经济文化专委会的老师们一起以参观学习、调研考察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度过这个节日,收获满满,意义重大,真是三生有幸,不虚此行。
感谢长阳县委县政府对宜昌炎黄文化的支持;感谢李茂清主任一路陪伴和如数家珍的介绍;感谢乐园卫生室李发从医生的详尽讲解;感谢“艺品石家”马毅洋及家人的盛情相邀;感谢“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中国合作医疗发源地纪念馆”和“艺品石家”的相关人员的热情款待;感谢宜昌经济专委会的刘思沪、李明义、张永久伉俪、罗洪波、王念时、陈军娥、余红、曹竟斌伉俪的一路相随为伴。也感谢印开蒲、温新阶、李明义对本文史实的审阅和提示。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感谢各位阅读和转载。本篇图文属宜昌炎黄经济专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20220501)
前一篇:谁持彩练当空舞(8)
后一篇:千年楚辞灿烂了一个屈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