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柱山的雾(4)

(2023-07-07 05:50:18)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散文杂感

天柱山的雾(4)

天柱山遭遇的这场浓雾是被笔者忽视了的。前一周南方气温快速上升,直逼30度线,连天气预报员也坦承“好似到了四五月份”,接着就是一场春雷滚滚、大雨倾盆的降水。自己却选择了大雨后的第二天出行,而且是到海拔千米之上的天柱山,就没有考虑过暴晒暴雨后的第一个晴天,浓雾的出现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从“中武当”的牌坊(或许那就是天柱山的山门)处沿着台阶步步上山,雾气越来越浓,明明知道是露水,却像极了淅淅沥沥地下起的毛毛细雨;倒是时不时的刮来阵阵寒风,摇曳了石阶栏杆外树木的枝叶,那些发黄但还没有凋落的树叶就在风中乱舞,将叶片上的雾凝聚成了水,变成了雨,一齐投向我们的头上,无处躲闪,只好苦笑承受。不过在雾中,除了我们,还有一对小夫妻,那才让幽静凄冷的深山多了几份人气。
天柱山的上山之路是用石头一步一步建成的,随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上爬。从景区平日的照片可以看出,那条山道不像别的景区那样,道路曲折,风景百变。而是从头开始就是一条直线上山,毫不扭扭捏捏,也表现得十分坦荡。可是那雾气就如影随形,陪伴在自己身边,挡住了你前面的路,尾随在自己身后。只要走进雾里,除了潮湿和朦胧,就像走进了大型冷库似的,冷得全身发颤,嘴唇发紫,难以适应。
不知那条笔直的上山之路是否意喻着君子坦荡,可长达3000多步石阶的攀登期间着实有些枯燥乏味,所以爬到一半行程时,先后会有两座山亭。其一为“仁者乐山”,出自《论语》,意为仁德的人喜爱青山,希望自己像高山那样合于理义,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其一为“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可以说是道教的精髓。指的是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我们拾级而上,青石铺成的石阶上早已被露水湿润,栏杆两旁的大树叶子上缭绕着一层雾气,凝聚成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有风吹过就会滚落下来,一来就是一阵冷雨,上山没带伞,自然躲都无处可躲,也只好硬着头皮默默承受。也许是天气的原由,游客极少,却是难得的清静。但绝没有晴朗之日那种风悠悠空谷来兮,雾濛濛兮深涧生烟,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群山缭绕飘渺,胸中律动着大自然的欢快,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瑞端。
气喘吁吁地爬上第一个平台,那是玄缘道院,也是道教协会的所在地。空无一人的空坝上有一只可爱的黄猫,就那么静静的等着我们艰难地爬上石阶,当我们的视线平行相交时,它会向我们友善的摇摇尾巴,娇声娇气地叫几声,活泼的跟着我们进道观,过钟鼓楼,萌哒哒的,一下子就把我们给迷住了。
于是就把所有的衣袋和包包翻了个底朝天,可是所有带上山能吃的食品(桃酥、包子、老婆饼)都在上山的路上被我们以“补充热量”之由狼吞虎咽吃得精光,而橘子它不予理睬,口香糖恐怕危及它的健康,最后只好十分内疚地对它说抱歉:谁会料到这里还会有这么可爱的它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