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柱山的雾(3)

(2023-07-06 05:49:41)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散文杂感

天柱山的雾(3)

只可惜浓雾消散展现的那样的人间美景仅仅只是转瞬即逝。随着一阵狂风呼啸,云雾铺天盖地而来,天地之间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纱布包裹着,30米以外的物体就显得朦朦胧胧,看上去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由于雾太大了,连转弯处的警示牌都无法及时看见,小车只好在公路上象蜗牛一样慢慢爬行。长长的公路就变得无际无边,虚无缥缈,突然看见前面闪出一块大大的路牌,赶紧往右转弯。冲上一个小坡,就是天柱山景区前小的可怜的停车场。
打开车门,一股寒气迎面扑来,还夹杂着雾中浓重的冰冷的潮湿和微粒的水珠迎面扑来。于是,多年前的一个冬季初到白雪皑皑、北风尽吹的火烧坪的那种感觉重又出现。寒冷扑面而来,将原本温暖的自己给紧紧包围,呼出的热气刚出口就消失在风中。身体开始冻得发抖,牙齿也在打颤。记得那一年是在火烧坪打了个旋就随车返回县城,可这一次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应该去爬爬天柱山。就浑身哆嗦着跑向景区售票处,那个女门卫正在悠闲地坐在煤炉前烤火,一杯茶一个手机还有视频。
海拔1445米高的天柱山位于长阳县城西36公里的清江北岸,主峰“天柱”突起于天柱山顶,不偏不倚,直立万仞,犹如擎天巨柱。据介绍,天柱山是以道教文化与险山幽谷为特色的宗教朝拜旅游区,终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来自于湘鄂渝川黔的朝圣香客和揽胜游人络绎不绝。可笔者去的时候,只有寥寥几个路过此地顺便拜访的游客,根本不见游人如炽,比起那些名山大川的热闹,这里显得很清静。
天柱山号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代初期天柱山即始建宫观,但数量少,规模小。直到清朝同治年间,天柱山下有个叫刘铭的绅士和宜昌员外郎黄泰来募集巨资,仿鄂西北均县武当山道观修建九大宫观。即地母宫、玉帝宫、灵宫殿、玉皇亭、玉虚宫、南岩宫、皇经宫、盂兰祠、忠恕门。供佛像200多尊,并架石桥两座,将三峰连接。它因与均县武当山南北辉映,遂被称为“中武当”。
然而,这座被说成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被说成是天下9座天柱山名列第4的名山曾经两次遭受摧残。一次是1943年,日军犯境长阳时将这里践踏。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地民众募资修复。一次是1966年,破旧立新的“红 卫 兵”小将们的铁锤钢钎又将山上的建筑物毁坏殆尽,直到1995年才基本恢复原貌。
经历了2.28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才使得这一带地壳抬升,经长期风化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天柱山及周边群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突兀雄峙的峰顶——孤峰三笋。石笋高标,孤峰峙立,拔地耸立,有健笔凌云之势。峰顶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长流不涸。三座岩峰并峙,相距仅4米,两桥飞架三峰间,蔚为壮观。在这山顶之上,可以眺望远方的无限风景,层峦叠嶂,登高望远,还可以看见山脚川流不息的清江水,欣赏四周群峰环绕、万峰来朝的魅力。所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