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春晓(下)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杂感 |
从宜昌到富裕山那里去,过了黄花镇,宜兴公路上就全是各式各样的重卡货车。沉重的发动机声、飞扬的黄色尘土、被重载碾坏变得凸凹不平的柏油路面,几乎望不到边的车队连绵不断。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还是用的是这样的运输形式从樟村坪将一车车磷矿运往猇亭,正确的说,应该是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不得不“壮士断腕”设立的新的化工园区。
富裕山景区大门做成的是一个古兵寨的围墙,大门对面就是游客中心,刷脸验证、健康码+行程码通过后没乘交通车,而是沿着步步青石阶梯盘旋而上。最惊险的是“百步梯”,随后就是道道关卡,回头看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毕竟是为了创建升级,路边不仅有条椅、垃圾桶,还有可供下棋打牌品茶的小亭。就是那些介绍牌上将古兵寨定位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些好笑。
国内的旅游景点大致可分为两类:自然和历史。自然景点自然是去看风景名胜,历史景点则是追忆和感悟曾经的过去。然而除了自然风光,所谓的名胜古迹十之八九如果不是后人牵强附会伪造的,就是仿照的,并非原始的古迹而是赝品!
富裕山有山有水,而且几乎是原生态的;这里据说有上百座大大小小的古兵寨。那些石头垒成的防御设施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历史没宣传的那么遥远而已。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上山,就可见一个个古兵寨。兵寨全部用巨石垒建于孤峰危岩之巅,凌空高耸,势如悬寨。
兵寨由高大的寨墙、瓮城、关卡、塞门、战壕、兵居、箭垛、烽火组成,南北贯连、前后响应、功能齐全、规模庞大,充分体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征。石头垒砌就地取材,石料厚薄大小不一,不用水泥石灰砂浆,垒砌尽可能错缝压花,历经数百年后,石头除了风吹雨淋变得发黑,似乎还坚固如旧。那些兵寨有石墙分割成间数不同、大小各异的石屋,没门没房梁自然也就无瓦,静静地竖立在荒木衰草之间,默默地对游人诉说自己的故事。
我们从山下爬到山上,一个游客也没遇上,由此可见,像我们这样想对这些神秘的古兵寨一探究竟的毕竟太少了。古兵寨的热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消化早就冷却了,于是更名后的富裕山就开始主打农家生活、农耕风情、生态酒店、养生度假、水上娱乐,以千年的古兵寨历史文化、优美的田园花果美景、地道的绿色健康美食来对外宣传,而这一点也在逐渐展现很有感召力。
富裕山群山绵延,空气清新。有青山、碧水、鲜花作伴,在这里亲近自然,体验远离都市,隐居山中的慢生活,如果有时间,倒是不错的选择。就是开车上下山,坡陡弯急,坡度过大,拐弯太窄,里边有好几处钢制护板被撞断,也有好几个正在赶紧维修的工匠,所以要多加小心。
还有一个从一开始就困扰着笔者的历史难题得不到解答:如此浩大的军事堡垒,花费巨大的古兵寨为什么在各种史志上找不到只言片语?为什么连嘉庆之后康熙年间撰写的《宜昌府志》《东湖县志》也没有记载?甚至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宜昌县地名志》也只字未提?视而不见不可能,偶尔遗忘更不可能,可是这么多的古兵寨找不到文字记录,岂不是咄咄怪事?万望有识之士指点迷津。(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