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昌荟之读得写不得》(中)

标签:
方言历史图片文化宜昌 |
分类: 峡州夜话 |
初见:真正的宜昌腔是个什么 样的腔调啊。
桃子守望者(陈虎):所以我一直说要研究腔调。关于宜昌腔,有整理但还没完全整理出成体系,宜昌县志有专门记载这个篇章。基本上说,语气上
直来直去,清脆,n和l通读n,
zh en sh 通读z
e s。韵母en和eng不分,大多读en
和in。再加上是西南官话,是北方话和当地土语的交融和妥协到互相认可,多用北方词用形容词意来组成新的单词,形成宜昌方言。
丸一轩-杜远彤:@樱花底下的初见?语音听有点变音,要现实中听。
初见:是的。
丸一轩-杜远彤:@桃子守望者?李老师就是地道滴宜昌话,听都就蛮亲切。
桃子守望者(陈虎):只有完善宜昌腔调发声体系,探寻词组来源变迁,才能真正传承宜昌话,这种很罕见的西南官话的正宗保留地,为什么说宜昌话是正宗的,难得保存的西南官话,是因为宜昌是jun管城及码头城市的特_殊原因。
丸一轩-杜远彤:@桃子守望者?你是研究大宜昌宜昌话还是老城宜昌话?我每次说的宜昌话指的老城宜昌话。
桃子守望者(陈虎):老宜昌话啊。
丸一轩-杜远彤:哦。
宜昌石头:@丸一轩-杜远彤
同意你的说法,我在前面说明了我所说的都是宜昌城区话,也就是从土街头到九码头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的那种语言。不是研究(宜昌有专门论著,褒贬都有),就是说说好玩,就是和同好者回忆宜昌往事,仅此而已。
曹蓉(亮堂堂的屋子):@宜昌石头? 图文乐,生动有趣,喜欢!
罗洪波:@宜昌石头? 道不尽荟语连连,写出来篇篇精采。
沈传诚:@宜昌石头 有意思
宜昌石头:谢谢了,写得好玩的。
李明义:今天早上见到一只天牛,用宜昌话也写不得!
宜昌石头:@李明义 不知为什么现在突然很容易看见这个小生物了。
罗洪波:@李明义 我们老家叫“洋麻母”。
沈传诚:@李明义
宜昌人叫芝麻蚁,我小时候老捉来玩。捕捉时用细细的竹竿,竹梢裹些桃胶。芝麻蚁被粘上就跑不tuo了。
李明义:@宜昌石头 @峡中樵 宜昌儿叫芝麻蚁,@行者
传诚兄说的对!
宜昌石头:@行者 @峡中樵 @李明义 还是传诚兄厉害。
罗洪波:记得我们粮库刚tuo钩粮食局由中_央垂直管理时,上班一律要求说普通话。办公室一位美_女要用墨水,她便用宜昌普通话对我说:“您儿帮我把那锅电水瓶斩我昂哈来沙”。十分滑稽。其中"靛水”还算对的。
宜昌石头:@峡中樵 笑死了。
宜昌石头:@行者 那个大腰盘的头菜照片还是没找到,@刀玉如梦
给我的是盘鳝的照片。有人提醒我,“头菜”除了叫“大杂烩”还叫“全家福”,网上找了一下“全家福”的照片,更乱了。
罗洪波:@行者
?河溶“支麻艺”是指过去拐人。我一次在河边码头玩,就被两"支麻艺”少妇用糖果做诱,将我弄上汉宜班车,被我两三个幺幺赶来抱下车。
宜昌石头:@峡中樵 前天还有人说,现在还有人贩子。
沈传诚:@峡中樵?我们小时候大_人怕我们到处乱跑,就以“抹瓠子”拐儿童吓我们。抹瓠子在宜昌有两个意思,一是拐卖儿童的人贩子,二是形容人脸上很脏,一塌糊涂的样子。
前一篇:关于《宜昌荟之读得写不得》(上)
后一篇:关于《宜昌荟之读得写不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