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实验三
(2009-03-18 09:27:35)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复习资料共享 |
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估计育种值的方法
实验目的:掌握估计育种值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
①掌握估计育种值的原理
②估计育种值的方法:
单项资料的一般育种值
多项资料的复合育种值
难点:多项资料的复合育种值
实验原理
1.家畜选种依据资料有四类:
(1)本身记录;
(2(亲代记录)(3)旁系记录;同胞);
(4)后代记录
(1)~(4)四类记录的都是表现型。
2.表现型(P)=基因型值(G)+环境效应(E)
实验原理
3.育种值不能直接度量,
通式:
rA:提供信息的亲属个体与被估个体的亲缘系数;
n:个体本身的度量次数或同类亲属个体数;
r:为多个表型值间的相关,如果是一个个体的多次度量,r=re
rA*:多个同类个体的的亲缘系数。
表1
资料来源 |
|
公式 |
本身一次记录 |
h2 |
h2 |
本身n次记录 |
h2(n) |
nh2/(n-1)re* |
父母n次记录 |
h2(pn) |
0.5nh2/1+(n-1)re* |
全同胞记录 |
h2(FS) |
0.5nh2/1+(n-1)0.5h2 |
半同胞记录 |
h2(HS) |
0.25h2/1+(n-1)0.25h2 |
混合家系资料 |
h2(F-H) |
|
子女记录(子女间为全同胞) |
|
|
子女记录(子女间为半同胞) |
|
|
子女记录(子女间为全、半同胞) |
|
|
通用 |
|
|
*
re为重复力
估计育种值的方法:
(一)单项资料的育种值的估计(略)
(二)多种资料的复合育种值的估计
(1)设有亲代、旁系、本身、后裔四种记录资料,
(2)确定加权值的条件:
因此,这四个系数只能为0.1、0.2、0.3、0.4,于是复合育种值的简化公式为:
(3)而根据性状的遗传力不同,四种资料重要性顺序不同
a、当h2 <
0.2时,
b、当0.2≤ h2 <0.6时,
c、当0.6≤ h2 时,
(4)计算A1,A2,A3,A4:
公式:
(5)多项资料的复合育种值公式
当缺少某一项时,加权系数不必改变
今有下列10头母牛和其亲属的产乳量记录如表1,现在要求选出其中最好的三头作为种用母牛,你将怎样选法?
牛号 |
本身 |
母亲 |
半姐妹 |
女儿 |
||||
平均 乳量 |
记录 次数 |
平均 乳量 |
记录 次数 |
平均 乳量 |
记录 次数 |
平均 乳量 |
记录 次数 |
|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
4500 5520 6000 4900 5000 3750 4500 5500 6500 3900 |
3 5 1 2 3 1 5 8 3 4 |
4800 5000 4700 4900 4800 5500 6000 4400 4500 5000 |
6 8 4 5 6 5 8 11 6 7 |
5520 5020 5300 5300 5820 4320 4740 5840 5070 5090 |
23 37 33 33 5 72 22 8 46 66 |
5000 5050 — — — — 4800 5500 4700 4500 |
1 2 0 0 0 0 2 4 1 2 |
你将怎样选出其中最好的三头作为种用母牛?
如根据本身平均产量选择,中选的母牛是009、003、002。
如根据母亲的平均产量选择,中选的母牛是007、006、002和010。
如根据半姐妹平均乳量选择,中选的母牛是008、005、001。
如根据女儿平均产量选择,中选的母牛是008、002、001。
可以看出,不同方法选择的结果差异很大,而且这些都是根据表型值的选种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尽可能准确地进行选种工作,现要求采用复合育种值的方法。
已知该牛群的全群平均产量为4820kg,产乳量的遗传力为0.3,重复力为0.4,因此可采用中等遗传力性状计算复合育种值的公式,其步骤是:
(一)计算出各种资料的遗传力系数,并填入表内
1.计算出母亲不同记录次数的遗传力系数
(产奶量h2=0.3,re=0.4)
记录次数(n)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遗传力系数(h21) |
|
|
|
|
|
|
|
|
2.计算出姐妹不同头数的遗传力系数
半姐妹头数(n) |
5 |
8 |
22 |
23 |
33 |
37 |
46 |
66 |
72 |
遗传力系数(h22) |
|
|
|
|
|
|
|
|
|
3.计算出本身不同记录次数的遗传力系数
记录次数(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遗传力系数(h23) |
|
|
|
|
|
|
|
|
4.计算出女儿不同头数的遗传力系数:
女儿头数(n) |
1 |
2 |
3 |
4 |
遗传力系数(h24) |
|
|
|
|
(一)计算出各种资料的遗传力系数,并填入表内。
1.计算出母亲不同记录次数的遗传力系数:
记录次数(n)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遗传力系数(h21) |
|
|
|
|
|
|
|
|
2.计算出半姐妹不同头数的遗传力系数:
半姐妹头数(n) |
5 |
8 |
22 |
23 |
33 |
37 |
46 |
66 |
72 |
遗传力系数(h22) |
|
|
|
|
|
|
|
|
|
3.计算出本身不同记录次数的遗传力系数:
记录次数(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遗传力系数(h23) |
|
|
|
|
|
|
|
|
4.计算出女儿不同头数的遗传力头数:
女儿头数(n) |
1 |
2 |
3 |
4 |
遗传力系数(h24) |
|
|
|
|
(二)计算复合育种值:
公式:
(三)将计算结果排定名次,并计算出相对育种值
名 |
牛 |
绝对值( |
相对值(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