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孩子,让我的心在流泪

(2011-11-28 23:45:16)
标签:

张子律

鞍山市

彩虹行动

辽宁日报

鞍山日报

分类: 案例咨询

 

 

          这个孩子,让我的心在流泪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董妍 

 

   2011年11月10日,在辽宁省鞍山市团市委,举行了由团市委青教办与市民政局合办的“彩虹行动——鞍山市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帮扶项目”的揭牌仪式大会。与会期间,我受团市委青教办领导指派,为第一个流浪未成年人——小勇(化名)做了箱庭心理治疗。

    面对这样一个与我的孩子年龄(小学六年级)几乎一般大,却有流浪经历的男孩子,我的内心十分复杂和难过,但职业素养让我很快进入了咨询情境。

    在沙箱里,小勇摆放了塔、小桥流水、房子、羊窝等沙俱,而后来他对自己作品的解释——人有人屋,兽有兽窝......让我的心灵震撼!透过作品折射出:这个外表如此坚强,甚至在咨询刚开始还有些阻抗,由于父母的原因,而饱受流离之苦的孩子,在他内心深处是多么的脆弱,他多么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呀!(对于其他的内容,不能适宜出现在这里。) 

 

 我说:“你很希望能够跟别人沟通,但有时不知道怎么去做?是吗?”

 他说:“董老师,还真让你说对啦!我很少跟别人讲话,今天是我跟别人讲话最多的时候。” 

 我连忙说:“那我太荣幸啦!这是为什么呀?你平时怎样去跟别人交流呀?”“有些人,你可以跟他说人话;有些听不懂人话的人,我只能用武力去跟他们沟通!!!”

我看了一眼沙箱里摆放的,代表他理想的沙俱,问道:“你长大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想当公司的老板!!!”   

 我借势说道:“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管理他的企业,能达到三种境界。即:法制、文治、最高境界是人治,按照你刚才说的你愿意看文言文的书,你愿意像诸葛亮那样,你想当哪种境界的老板?” 

他立刻回答道:“那当然是人治啊!" 

 我接茬说:“那靠武力解决问题,以势压人还能做到吗?”  

他低下了头,说道:“那就不能用武力啦。”

 

   这时,闻讯而来的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和一些有关人士走进了咨询室,他的自我防御系统马上打开,并对我说:“老师,还有些内容,我不说,你也别说吧!”我说:“孩子,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尊重来访者是我的职业操守。我听你的,就这样,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吧!” 在记者和其他人完成他们的任务后,我又继续安抚了他。他带着满意走出了这咨询室。

 

    我做过许多箱庭案例,但这个案例,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个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的男孩子的形象,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他的坚毅、他的果断、他的执拗、甚至他对社会的认知偏差,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呀!这是一个多么需要我们社会力量帮助的孩子们呀!咨询后,我马上接受了《鞍山日报》、《辽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我把小勇们的心理需求讲述给了记者,记者们根据他们的理解,做了如下的报道:

 

     可见,由团市委青教办与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的——“彩虹行动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项目,是多么及时和必要呀!但是要像《辽宁日报》记者——鞍山站副站长——金荣生 所说的那样:要把这个项目长期坚持下去!我还要加一点;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在我们同时做好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给孩子创造一个回归社会的环境!

       下面是《鞍山日报》记者张子律,对我们这个彩虹救助行动的报道:


http://s9/middle/4eb2ebfbhb2cd25e24397&690

 

 

 

     http://www.qianhuaweb.com/asrb/html/2011-11/14/content_83555.htm

 

彩虹行动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

 

 

          10日,小勇(化名)跟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叔叔阿姨一起来到团市委青教办的箱庭教室,成为“彩虹行动”第一个帮助的孩子。

   “彩虹行动——鞍山市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帮扶项目”由团市委青教办与市民政局合办,让流浪的未成年人在接受生活物质救助的同时,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抚平流浪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心灵创伤,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

    心理咨询老师董岩指着小勇做出的《希望之家》的箱庭说:“这个孩子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用大鹰保护着这个属于自己的家,说明他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完成希望;他在家门外放了两座小桥,这说明他渴望与人沟通,但他又不知道该怎样沟通,他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什么事情喜欢用暴力来解决。这个孩子只有14岁,可他的思想已经与他的生理年龄不相符,这跟他四处流浪、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从事多年帮扶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胡秀云说,在她接触过的流浪儿童中普遍都存在心理偏激的问题,他们因为父母离异或被父母遗弃而流浪在外,在流浪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遭遇,导致他们性格上出现缺失。他们不喜欢说实话,很多孩子明明有父母却撒谎说自己的父母出车祸去世了,有些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却不肯说出来,甚至有很多孩子被送回家后还会再次出走。接受箱庭训练的小勇就曾多次被救助,而像小勇这样的孩子,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每年都要救助300多名,这些孩子除了被送回家以外,更需要接受心理辅导。

  记者 张子律

 http://www.anshan1.com/templets/images/logo.jpghttp://www.anshan1.com/a/news/shehui/2011/1114/3372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