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懊悔与心酸的感觉——球球专辑(59)

(2022-03-13 06:40:52)
分类: 悠悠亲情

昨晚近九点钟,才带着球宝出来的,是在球球睡了一个晚觉醒来,吃完晚饭后才出来的,而且是直奔打弹珠的摊位去的。

是出于深深的自责与懊悔的心情去的——本以为这样做可以弥补遗憾,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减少自己的内疚。但尽管这样做了,亲自带着她,专门去公园门口陪着孩子玩了弹珠游戏,但依然心里酸酸的,涩涩的,说不上来的揪心的难受。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孩子昨天下午的哭闹吧。即便现在,在孩子已经去了运城,过了一个晚上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内心还是无尽的自责与懊悔,甚至有对自己的深切的怨怼。

昨天下午三点多,与孩子一起陪先生上医院做了核磁检查,出来时已经四点多了。于是,带她到近处的公园去玩。

星期天的公园可真热闹。正门处有两个供小孩子玩耍的摊点。一个是电动转转车,一个是打弹珠。孩子见了,就迫不及待地要上电动转转车。起先,倒挺开心,坐在车上,听着儿歌,还跟着哼唱呢!可不一会儿,就玩够了。一直用手指着边上的弹珠摊,可能是说,她想玩那个吧。

一开始,我还没有意会孩子的意思,见她那样指着,还拿出相机给她录了个像。后来,才慢慢意识到了。但心想:这孩子怎么总是三分钟热度,怎么总是见啥要啥。不能惯她这个毛病,得让他知道“不”。于是,我假装没看见,自顾自闲聊,故意忽略她的要求。心想,这样,她就可以忘掉那个心思。

也怪,孩子竟然也像我想的那样,不闹了,不指了,只是脸沉了下去,没有了先前的生动来。转转车上同时还坐着两个小朋友,一个吃爆米花,一个吃着麻花。球球看着他们,表现出麻木的神情。好像完全无动于衷。我设身处地,想着孩子可能也会有吃东西的欲望,只是刚才的要求没有达成,欲求的心收敛了吧。于是,又主动拿出包里的香肠,剥开来递给了她……

转了几个轮回,孩子终于同意下来了!本来想着,时候不早了,天气也冷了,大孩子与儿媳也已回来了,孩子下来就准备回家了。可是没想到,球球从转转车上下来,就直奔弹珠摊去了。我抱住她,给她讲了一大堆道理——什么天气冷了,我们都穿的薄,怕感冒啦;什么到吃饭的时候啦,到家吃完饭再出来啦;什么爸爸妈妈回来啦等等。但都像对牛弹琴,无济于事。球宝依然自顾自地哭闹,我从腋下想要抱起她,但她双臂向上一举,反而顺势趴在地上。我给说天气冷了,她哭着说“不冷,不冷”。我对她说“肚子饿了”,她说“肚子饱饱的”。我说爸爸妈妈回来了,她根本不听,只是依然哭闹,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我见状,真是觉得无能为力。没辙了!

那一个当儿,我脑子里想的只是“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我得让她知道不能胡搅蛮缠。不能因为胡搅蛮缠就依了她,那样,她今后可能就会为了达到目的,反复如法炮制,没了规矩。”

我这样想着,当然就不可能妥协了。

同时,还想到的是,首先要认同孩子的需求,要共情,然后……也没有容我往下想,因为孩子根本就不听我的共情。我也只是反复强调自己的意思,孩子也在十分烦躁地陷进了自己的情绪里出不来。

实在没办法,黔驴技穷。我拿出了杀手锏,自己推着电动车走了。几秒钟后,回身看见她已经在弹珠摊位拿着弹珠开始玩了。我重新又返回来强行抱她走开了……写到这儿,我真的是都不愿意再复原当时的情形了,为自己汗颜!为孩子不平!

我怎么还是当年的那个暴君,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总是要拿出自己家长的权威,要完全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要不折不扣地控制孩子的一切。

现在每天学习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听了好多专家的经验,自认为比以前进步多了。可具体到实践中的时候,总也还是免不了抓狂。现实的生活与理论的距离总是相去甚远。不禁生疑。但宁愿相信自己的道行还是太浅,还没有达到专家的高屋建瓴的认知水平。

现在想来,之所以心里有酸涩,有自责,说明是自己真的做得不够好,还有提升进步的空间。

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话:我们之所以带孩子累,觉得不和谐,一定是方法错了,是方法出了问题。

想想,也真是!

现在冷静地思考当时的事,觉得真不算个事——你就让她再玩一会儿弹珠不就完了吗?!这么简单!孩子开心,你也顺心,两全其美,不是啥事也没有吗!

唉!怎么这么简单的事,让我搞得这么糟!

认真反思一下,深层的原因还是根深蒂固的顽疾。

总想要控制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孩子需要教育,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不信任孩子的自我成长。

没有做到“无条件的爱”。如果有这样的思想,就不会违背孩子的意愿,强制她一定要………而应该认识到,孩子是有思想的个体,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不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

不能再多想了,再想想,我都觉得脸红,为自己的无知。

就像某位育儿专家说的那样:你怎么就能够肯定,你所说的就都是对的,谁给了你那样多的自信!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无条件的爱……这些教育信条真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肯做,相信一定会有成效的。慢慢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