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犯“晕”的根本原因在哪儿

(2009-03-16 15:01:58)
标签:

股票

上周大盘涨涨跌跌,尽管上证综指一周下跌3%,但总体表现为盘局。今天市场继续维持振荡格局,尽管有色和银行股表现较为出色,但热点依然没有强大的号召力。大盘犯晕,股民迷惑,机构也是今天进、明天出,短线炒得不亦乐乎。

2月中旬之后,大盘有一波深幅调整,算是对去年10月底以来累计涨幅的清算。如果从自身运行规律考察,沪指涨幅40%左右,深圳综指涨幅更是达到70%以上,在熊市里,如此涨幅的反弹已经非常可观。因此如果就此判断中级反弹结束并不为过。不过,进入3月份,大家对宏观经济数据好转的预期增加,由此也造成部分场内资金惜售。而上周数据集中公布以后,市场似乎并没有找到期望的东西:一部分数据下滑超出预期,如外贸降幅达到24.9%,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也持续下降,并且消费下行的势头开始确立;但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大幅增加,信贷数据也创出近年新高。投资者原本希望从数据中找出方向,不过既没有看到更好的东西,也没有变得更坏,于是完全失去了方向感,盘面变得胶着,多空双方的力量均有限,无法打破盘局。

如果从历史对比研究,这种盘局与2003年春季行情之后的态势有相像之处。当时大盘从元月初一路反弹到4月中旬,并且经历了连续大涨之后,由于“非典”的影响,短期内大幅下挫。4月底企稳之后,也是运行了一个多月的盘整行情,一直持续到6中旬,才最终选择向下。历史尽管不能完全对比,但相同条件下的结果却总有参考价值。再考虑到当前基本面难以有新的超出预期的东西出现,市场在盘整之后,再次选择向下破位的概率依然偏大。

操作上,除了具备中线价值的股票可以持有外,还是坚持大涨卖,大跌买的原则。操作目标上,可以重点盯住地产和银行股,留有一定底仓,跌加涨减,T+0反复操作。对于整天沉迷于股市的人来说,这样既可以打发时间,也顺便给券商挣点佣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