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游、中游、下游 - 马钢的前景

(2008-08-17 23:40:51)
标签:

323

600808

马钢

马鞍山钢铁

商品

上游

中游

下游

板材

型钢

股票

分类: 公司短评

在有前景的市场中,公司不一定会赚钱;在不断增长的业绩中,公司不一定会做大做强。

 

在近年的商品大牛市中,商品价格、资源股及在行业中下游的公司可以差天共地。事实上,位处行业中下游的公司面对上涨的成本及商品价格,若对其顾客在订价上缺乏提价能力,则其业绩或会出现营业额上升而利润不增反跌的现象!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323:HK;600808:SS)也许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在2003年至2007年间,马钢的营业额复合增长为24.05%;而利润总额由2003年人民币29.91亿元,上升至2004年高峯人民币40.68亿元后,便逐年下降至2007年的人民币27.97亿元。究其原因乃是近八成的铁矿石皆是进口,而马钢对其顾客在订价上缺乏提价能力,令其营业额上升而利润下跌。

 

1993年9月1日,马钢(323:HK;600808:SS)正式成立,并被中国列为首批在境外上市的九家股份制规范化试点企业之一。马钢在1993年11月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发行H股挂牌上市;而在1994年1月6日、4月4日及9月6日分三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挂牌上市。在2006年11月13日,马钢在上交所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同年11月29日,马钢债券和认股权证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马钢主营业务为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中国最大钢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生产过程主要有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产品是钢材,大致可分为板材、型钢、线棒、车轮四大类:

  • 板材:主要包括薄板和中厚板,其中薄板又分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及彩涂板。热轧薄板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桥梁、机械等行业及石油输送方面,冷轧薄板应用于高档轻工、家电类产品及中、高档汽车部件制作,镀锌板定位于汽车板、家电板、高档建筑板及包装、容器等行业用板,彩涂板可以用在建筑内外用、家电及钢窗等方面。马钢薄板产品主要执行的标准有中国国家标准GB、日本标准JIS、德国标准DIN、美国标准ASTM等。中厚板广泛用于锅炉、压力容器、造船及集装箱制造等,船体结构用钢板通过中、英、德、美、法、挪六国船级社认证。
  • 型钢:主要包括H型钢及普通中型钢。H型钢主要用于建筑、钢结构、机械制造及石油钻井平台、铁路建设,获得了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被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评为中国建材质量信得过知名品牌,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列入中国名牌产品目录。拥有建筑抗震耐火H型钢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H型钢产品获日本JIS产品认证,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获中、德两国船级社认证。普通中型钢主要用于建筑桁架、机械制造及船用结构钢件,亦获得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 线棒:主要包括高速线材及热轧带肋钢筋。高速线材产品主要用于紧固件制作、钢铰线钢丝及弹簧钢丝,兼顾建筑用材。拥有在线软化处理高性能低成本冷镦钢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热轧带肋钢筋主要用于建筑方面,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首批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称号,被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评为中国建材质量信得过知名品牌,通过香港BS注册认证。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盘条均通过英国亚瑞斯认证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
  • 车轮:主要包括火车轮及环件,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港口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车轮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拥有高速铁路用车轮钢材料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车轮生产质量保证体系获得ISO9000:2000质量体系、北美铁路协会AAR等多项权威认证

市场概况

 

2007年国际市场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为167.2点,比2006年上涨约10.5%,其中长材上涨24.7%,板材上涨3.7%;2007年末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76.2点,比2006年末上涨17.3%,其中长材上涨35.1%,板材上涨8.3%,12月末国际市场长材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2007年中国市场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为113.49点,比2006年上涨8.16%,其中长材上涨15.92%,板材上涨7.7%;2007年年末与2006年末比较,中国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105.15点上涨到125.12点,上涨18.99%,其中长材上涨43.72%,板材上涨12.55%。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比上年同期涨9.5%。因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运输价格也呈不断上升,令2007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成本上升32.75%,销售费用上升32.46%。

 

2008年上半年,在美国次贷危机阴影下,钢材价格继续大幅上扬。2008年上半年,中国平均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44.77点,同比升30.92%。与2007年末相比,6月末中国市场长材价格指数累计升幅为24.31%,板材价格指数累计升幅28.55%。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半年中国市场长材、板材平均价格指数升幅分别为51.42%和24.67%,长材价格指数升幅比板材高26.75%。成本方面,2008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外购原、燃料价格及运输费用持续上涨,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2008年上半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采购的煤价格上涨36.85%、炼焦煤价格上涨61.63%、冶金焦价格上涨81.8%、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53.86%。

 

可见钢材综合价格上升幅度不及销售成本。

 

自2007年4月份以来,中国连续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加征出口关税等限制钢铁产品出口的措施。结果,2007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约4032万吨,进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约939万吨,进、出口相抵净出口折合粗钢约309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79.6%;下半年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约3275万吨,进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约880万吨,进、出口相抵净出口折合粗钢约2395万吨,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22%,比2007年上半年下降22.55%,其中第四季度净出口粗钢比上年同期下降达24.46%。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转内销现况持续。

 

近年马钢所采购铁矿石中约80%从国外进口,同时新区500万吨薄板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生产平衡非常困难。马钢2008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成就如下:  

  • 上半年,新区生产生铁294 万吨、粗钢215 万吨、钢材成品198 万吨,钢材成品中热轧成品约155 万吨、冷轧成品约30 万吨、热镀锌成品约13 万吨。新区共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9,954 百万元。而马钢集团生产生铁714 万吨、粗钢795 万吨、钢材735 万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11%、28.23%和28.72%。
  • 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增加吨钢盈利能力较高的产品产量。
  • 马钢开发出管线钢、船板、汽车大梁钢、DC06深冲级汽车板、耐候钢等热轧和冷轧系列产品,X80、X70高等级管线钢获得了终端用户的认可,在西气东输、中亚天燃气管道等输送工程中实现了批量供应,其中X70产品还批量出口到印度等国家。H型钢产品通过欧盟CE标志认证审核,获得了在欧盟各国市场内自由流通的通行证。
  • 期内集团共销售钢材732 万吨,其中板材349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8.06%,型钢130 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99%,线棒239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75%,火车轮及环件14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6.67%。钢材产销率100%,货款回笼率100%。
  • 2008年上半年,硅钢生产线建成投产,集团车轮扩能二期改造、六汾河污水处理工程、控股子公司马钢联合电钢轧辊有限公司大型锻钢支承辊生产线等重点项目按计划节点稳步推进。
  • 明确节能减排目标,2008年上半年吨钢综合能耗630 千克标煤、同比下降24 千克,吨钢耗新水7.4 立方米、同比下降0.77 立方米,自发电占用电总量比例57.92%。

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2008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数据如下: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77.25亿元,同比增加79.36%,营业利润为人民币31.26 亿元,同比增加118.84%。
  • 营业收入中钢铁业约占94.44%,营业毛利中钢铁业约占86.28%。
  • 营业额按地区比例:安徽占39.02%、上海占18.30%、江苏占12.82%、浙江占10.05%、广东占6.91%、中国其它地区占7.77%、出口占5.13%。
  • 营业毛利率为12.93%,与上年相比增加1.60%,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增加所致。

财政实力

 

以2008-08-15香港H股收市价计:

  • 股价: 3.51港元
  • 股息 / 股息率:以2007年度为0.147港元 / 4.01%(2008年上半年不派息)
  • 资产净值:人民币3.61元
  • 股价/账面值:0.86
  • 市盈率:5.681
  • 边际利润率:7.79%
  • 资产回报:5.19%
  • 股东权益回报:11.35%
  • 现金 / 流动比率:52.41亿元人民币 / 92%
  • 债项/股东权益:190.31%

展望未来,马钢前景如下:

  • 中国将深化行业重组,关闭产能低中小型钢铁厂,对马钢有利。
  • 倘中国内需深化,钢材价格仍会上扬,但钢铁生产成本亦将大幅度上升。由于钢材综合价格上升幅度不及销售成本,马钢须扩大营业额以维持利润增长。
  • 马钢释放新区产能有助提高其竞争力及产能。
  • 资产净值出现折让,市盈率仅5.681,下跌风险有限。

(本文乃网主私人看法,对有关数据真确性不负任何责任,任何人的投资决定应自行承担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